他就這么一直說著,被波及的人是越來越多,從當地的官員,長安內負責接待的官員,沿路的官員,縣城上的郡官,廟堂里的九卿群臣都開始害怕,這上頭會不會出現自己的名字了,很多官員嚇得瑟瑟發抖,這跟季布完全就不是一個路子的,說棄市就棄市,感覺要不是皇帝攔著,夏侯嬰和張釋之都得被這廝拉出去棄市
晁錯說的非常細,任何一個涉及到本案的人他都沒有放過,而且一切人員都是從重處理,完全不在乎他們的身份和地位。
「我要頒發詔令,從今日起,各地百姓有冤情者,可以隨時啟程前來長安告狀,各地官員要回去稟告百姓,讓所有百姓都知道,一旦有哪里的百姓不知道可以上奏的,那就要處置當地的官員,一旦有百姓要前來,沿路必須要護送,確保其衣食住行,敢阻攔者,棄市一旦他們趕到長安,當地官員必須即可受理,進行調查,拒絕受理和拖延者棄市一旦麾下出現冤情卻不能上達天聽,當以連坐處置」
群臣深深的低著頭,在這皇宮里,他們只覺得連呼吸都變得困難了。
劉長坐在上位,臉上滿是贊許。
早就特么的該這么辦了,不給你們來一劑猛藥,你們還都敢小看了朕
劉長索性將朝議交給了晁錯,自己則是直接離開了這里,走出了好遠,都能聽到晁錯那憤怒的咆哮聲。
「陛下您還真的拜他為御史大夫啊」
呂祿看起來有些懵逼,神色呆滯。
「有何不妥啊」
「也沒什么不妥,他這當御史大夫還不到一個時辰,已經干掉了一百多個官員我怕您讓他擔任個一年,大漢之內都找不到當官的了」
劉長聽聞,卻是哈哈大笑。
「若是大漢之內都是些無能的,只會殘害百姓的官,那就讓他們全部都消失朕找官員,是為了治理天下,不是為了禍害天下」
呂祿頓時就說不出話來。
朝議足足開了三個時辰,在這三個時辰里,晁錯宣布了自己往后的標準,各項法令,順便又搞掉了一百多位官員,效率之高,世所罕見,這大概是大漢建國以來,時間最長的一次朝議了,就是當年商量開國的事情,都沒有用三個時辰啊,有些年紀大的老臣,壓根就坐不住,直接倒了下去,晁錯也不管他,繼續自己的,當他下令朝議結束的時候,連張蒼都起不了身了。
大臣們搖搖晃晃的走出皇宮,卻都不敢彼此攙扶。
因為他們害怕彼此走得太近,就會被晁錯找到理由來處置掉。
他這是治理天下嘛他這是在泄憤啊,完全就是為了對付大臣而對付大臣,這可如何是好啊。
群臣的臉色都很苦,可這一次,他們甚至不敢抱怨了。
難說抱怨會不會被拉出去棄市。
晁錯在幾個屬臣的簇擁下,得意洋洋的走出了皇宮,坐上了馬車,就去調查情況去了,他可是給皇帝擔保了的,要用一年的時日,讓大漢的吏治有所改善,而想要出重拳,就必須要先捏緊拳頭,這御史府已經各地聽從與御史的官員也有數千人呢,得先將這些人給搞了,將那些不會辦事的,膽小懦弱的,全部趕出去,留下一些
跟自己一樣賢明的,這樣才能治理好天下啊。
「大哥」
「
大哥」
劉賜猛地沖進了內屋,劉安卻手忙腳亂的起身,一旁的淳于緹縈更是臉色羞紅,急忙低下了頭,劉安不好氣的瞪著劉賜,罵道「豎子你吵什么吵啊」
「啊大姊也在啊」
劉安嘆息了一聲,不耐煩的問道「你來做什么」
「好消息啊,大哥,張釋之要去干徭役去了」
「啊」
「真的,皇宮里都傳遍了,張釋之過去得罪了晁錯,現在晁錯當了三公,第一個命令就是讓張釋之去干徭役了,據說他家都被抄了」
劉安一愣,喃喃道「晁錯報復的這么明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