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以繼續往上爬的道路,抬起頭來是皇帝,低頭是九卿和百官。
尤其是作為擁有全國檢察權的御史大夫,那基本上就是只有同位的三公才能對付,其余百官,見到了就得行禮拜見,沒有任何反抗的可能性。
好在三公之內,御史大夫的地位是最低的,最高的當然是國相,然后是太尉,最后才是御史大夫。
群臣想要對付晁錯,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排在他面前的三個人出手,可是這三個人吧張蒼先前因為賈誼的事情被群臣得罪了,張蒼本來還是偏向群臣這邊的,跟同門師兄弟陸賈的關系也是很不錯,愣是被群臣給逼到了對立面上,至今都不肯再幫助他們,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用不著了就是偏袒的女干相,用得著了就是治理天下的賢相真當老張沒脾氣啊
第二位張不疑,那就不必多說了,這位跟群臣向來是勢同水火,他的名望也就比晁錯好一點,天子的絕對鷹犬,天子說了讓晁錯當御史大夫,那他就不可能帶著群臣去反對晃錯。
最后一位想也別想。
群臣若是早知道陛下會氣的讓晁錯來擔任三公,那他們一定會在事前就將周意這一撥人給碎尸萬端。
晁錯這性格,在擔任九卿的時候就敢跟群臣叫板,目中無人,如今當了三公,那就更加狂妄,不是目中無人,都快變成物理意義上的無人了,再這么砍下去,群臣都要被砍完了。
目前群臣的目標也頓時變了,什么食貨府,還是先放一放,最主要的是要將晁錯這廝從三公的位置給搞下來
可你說晁錯這般瘋狂的行為有沒有成果那肯定是有的,在晁錯大殺四方之后,各地的官員頓時就慌了,那是一刻都不敢耽誤,在一時間就成為了長安至地方各級官員們最為重視的事情,各地紛紛開始宣傳,自掏腰包來資助百姓們前往長安,關卡的官員也是盯著那些來人,只要發現是來上奏的,就是派人馬不停蹄的護送。
各地的執法部門也是極為惶恐,廷尉再也不敢拖延了,官吏們四五天不敢睡覺,來回奔波,腿都差點廢了。
吏治頓時清明,上下肅然,沒有再違法亂紀者。
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晁錯依舊沒有停下來,他總是能找到各種理由來對付自己想要對付的人,尤其是對各國,晁錯想要削藩的心思是永遠都不會停止的,他派遣了大量的刺史前往各國,調查他們的情況,名義上還是調查吏治,實際上,就是為了抓住各路諸侯王的把柄,各地的諸侯王得知晁錯當了三公,心里也開始慌了,急忙開始進行整頓。
晁錯跟韓信是不一樣的,韓信的壓迫感是來自于他本身,他哪怕是被罷免了爵位,待在家里,群臣依舊會害怕他,而晁錯的壓迫感,是來自三公的身份,無論是什么人,只要能做到這個位置上,那就代表著絕對的壓迫感,畢竟,這就是三公。
劉長接見了宗正,開始商談太子的婚事。
如今的宗正是劉廣,在劉敬死后,劉廣繼承了他的位置,成為了當今的宗正,劉廣乃是燕王劉濞的親弟弟,是高皇帝的親猶子,當今皇帝的堂兄,論輩份和年紀,他擔任宗正都是綽綽有余了。
雖然跟劉濞一母同胞,但劉廣并非如哥哥那般高大,他的脾氣較為軟弱,雖然沒有什么能力,但是因為仁厚的形象在宗室里還是很有話語權的,在擔任宗正之后,做事也算公正,對待宗室的晚輩們猶如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漸漸也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宗正。
此刻,在得知陛下有意讓劉安成家后,劉廣也是極為開心的。
「好啊,早該如此了,陛下跟他一般大的時候,
都已經是兩個孩子的阿父了」
「我這就召集眾人,選擇一個吉祥的日子,為太子操辦婚事」
太子的婚事,是要由宗來負責。
劉廣這是第一次負責如此龐大的典禮,心里既是激動也有些擔心。
劉長大手一揮,「那就交給你來操辦了,要辦好了,這可是大事,要做到史無前例的地步,不要太勤儉,如今大漢富裕,還是能撐得起的,若是錢不夠,就去找呂侍中」
「唯」
呂祿這次并不肉疼,劉安幾乎是在他面前長大的,況且,自己也是安的長輩,為自己晚輩的婚事花點錢,對祿老爺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呂祿甚至已經在考慮自己該送點什么給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