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個有才能的,這樣吧,封你為郎中往后就留在朕的身邊吧」
主父偃大喜,急忙拜謝。
當呂祿領著主父偃離開的實話,呂祿看著這位甚是高傲的后生,忍不住提醒道:「你還年輕,往后這種勸諫的事情還是要少干,劉敬當初就
是因為
勸諫陛下,反對陛下,被送到了河西國,你也不想
年紀輕輕就去夏國吧你若是真心要勸諫,完全可以通過溫和點的行為來勸諫,莫要再這般了,你不是晁錯,晁錯也常常因為勸諫而受到懲罰
主父偃臉色一冷,對著呂祿呵斥道:「阿諛奉承的行為難道可以治理好大漢嗎你整日跟在圣天子的身邊,卻不敢勸諫,如今的意思,難道是暗指圣天子不能容納勸諫嗎我不與這般奉承小人為伍」
他高聲說著,就離開了這里。
呂祿不由得咬著牙,這要是在皇宮外,我不把你的失打出來
呂祿黑著臉返回了厚德殿,「剛才陛下不是問我該如何處置主父偃嗎」
「是啊」「要不還還是烹了吧」「哈哈哈」
主父偃憑借著上書勸諫的事情,頓時名揚長安。
這比歷史上要早了很多年,這主要還是因為劉安下令太學改制,導致這位提前來到了長安,跟劉長夢里的啟示一樣,這位來到長安后就選擇了直接上書給皇帝而在歷史上,這位是直接上書給漢武帝,痛斥厲害,漢武帝又驚又怒,召見了他,隨即發現這個人的才能,拜
能,拜為郎中,而這個人從那之后多次上書給漢武帝,幾乎每個月都要上書一次,漢武帝也是喜聞樂見,沒有因此而迫害他,當然,最后還是因為其他罪名而處死了他
了他。
主父偃的性格是很暴躁的,生不五鼎食,死當五鼎烹,這番話就是他
的名言。
可他在暴躁剛烈的同時,又非常的法家,知道如何迎合皇帝,奉承皇帝,讓自己得到重用可謂是最剛烈的佞臣。
在主父偃成名之后,不少人都寫信給他,希望能邀請他來參與宴會。
結果去邀請他的人都被他訓斥了一頓,指著鼻子破口大罵,弄得人家下不了臺。
劉安好奇的看著面前這位年輕人,劉安當然也聽說了這個年輕后生的事跡。
他很好奇,這人到底是如何在上書勸諫阿父后還能得到升遷的
主父偃看起來并不高大,模樣卻著實高傲,面對太子的審視,他都沒有半點的退卻,甚至還跟劉安對視了幾眼。劉長正在內屋里,抱著心愛的孫子,愛不釋手。
因為天氣寒冷,劉長不愿意讓孫子來皇宮里見自己,就特意來劉安的府邸里見皇孫。
皇長孫劉遷,模樣確實跟劉長相似,虎頭虎腦的,看到劉長就會咧嘴傻笑,絕對是一脈相承。
而大漢長公主劉姈就站在劉長的身邊,忍不住的跳著,「我要看猶子我要看猶子」
劉長就放下身來讓她看,劉姈看著那胖乎乎的猶子,心里甚是喜愛,
是喜愛,哀求著讓自己也抱一抱。
一家人其樂融融,太子安當然是要站在門外的他主要也是想看看主父偃這個年輕后生。
可主父偃對劉安的態度并不是很熱情,甚至可以說有些冷漠了。
「聽聞你曾就讀與太學不知師從何人」「曾跟隨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