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祿看不下去了,「陛下畢竟是三公,若是真的去當薔夫,難免會使天下震動」「那還是去縣吧,你可別看不起縣令,那譙縣可是大縣,你先放下你那百年大策,給我把縣治好了,讓我看看你治政的本事」
「唯」
當晁錯被貶的事情傳出來的時候,整個長安那是一片歡騰,百官彈冠相慶,要不是喪期,當場就得舉辦個宴席,大醉一場,跳上他個三天三夜,這個禍害終于滾蛋了啊,據說還是一擼到底,直接貶去了縣,這可太爽了,你先前是如何得罪郡守的,等你回去后郡守就能如法炮制了,善惡終有報,只是時候未到
群臣們狂喜,私下里遇到,什么都不說,彼此看著就能傻笑一整天。
高興的不只是群臣,諸侯們也是無比的開心,這個好消息總算是沖淡了一些孝仁皇帝逝世所帶來的噩耗。
唯獨御史府內,卻是憂心忡忡。
無論是晁錯
所提拔出來的那些心腹,還是那些對晁錯看不過去的,此刻都無法開心起來,晁錯這些時日里,領著御史府將能得罪的人都給得罪了一遍,現在晁錯滾蛋了,那他們可怎么辦呢豈不是要接受他們無休止的報復了嗎
而劉長沒有想到,對這件事反應最為激烈的人,居然是太尉「ii」
韓信氣勢洶洶的闖進了厚德殿里,門前的甲士都壓根攔不住他。「長」
韓信直呼著皇帝的名字,眉頭緊鎖,來者不善,劉長正坐在案前,看到這般模樣的韓信,神色也是驚愕,「師父出了什么事」
韓信卻破口大罵,「你這豎子,好的不學,愣是學什么」
他說著,上手就要打,呂祿急忙擋在太尉的面前,劉長也是急,「到底什么事啊師父何以如此動怒」
「那晁錯是怎么回事你將大臣當作什么用完了就可以丟棄嗎他雖是個混賬東西,但是這些年為你鞍前馬后,日夜操勞,你不獎賞也就罷了居然還丟到縣里為官你何不賜他寶劍,讓他直接自殺呢」
韓信很生氣,臉色通紅,劉長頓時明白。「哎呀,師父誤會我了您先坐下來。」
劉長費了好大的勁,才讓韓信坐下來,韓信還在念叨著,「你忘了我對你的教誨嗎做君王,要信任自己的大臣,要重視自己的大臣,沒有說用完了就丟棄的道理,這樣的行為,簡直是」
看著師父那咬牙切齒的模樣,劉長解釋道「晁錯是自己上書要去的。」「嗯」
「他想當國相,大概是體會到了自己與張相的差距,因此自請去郡縣,師父若是不信,可以去詢問他,朕沒說謊,而且,這件事對他來說,未必就不是好事,晁錯這個人,師父也是知道的,有才能,非常的有才,就是人自私,自負,眼高手低,提政策沒問題,辦事卻連安那個豎子都比不上他去地方磨礪個十年,去各個縣和郡,等他再次回到廟堂的時候,就是真正的國相之才了,到時候就可以與賈誼為左右相,這難道不好嗎」
韓信的怒火漸漸消逝,「原來你是這么個想法。」
「我當初去唐國的時候,阿母曾點評我麾下的舍人,還給了我如何培養他們的辦法,只是那時我急于求成,沒有聽她的話,按著自己的想法來安排,結果他們愈發的極端,成為了快刀,卻不能當張相這樣的中流砥柱我現在做的就是在彌補當初的過錯。」
「有些道理。」
「那你準備讓誰來擔任御史大夫呢」「吳王劉恒。」
韓信居然一點都不驚訝,甚至都沒有覺得有什么不妥,他點著頭,「宗室賢長進朝輔佐,乃是古有的,這也可以,我雖然不清楚這個人,但是聽說過他,都說他是個仁義賢明的君王,評價很高,當初曲逆侯曾說,此人心胸謀略不弱于當今太后既然讓他來當,那就改天讓他來拜訪我,我有話要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