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
”
“我們知錯
”
“請治我們的罪
”
為首的十余位公羊此刻跪坐在劉長的面前,皆低下了頭,公孫弘也在其中,他們的臉上滿是驚恐,渾身都在顫抖著。
看來他們是被嚇壞了。
劉長有些狐疑,這申培對他們是做了什么事讓這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公羊變成了這般模樣呢
在諸多學派里,讓人頗為頭疼的就是公羊了,一方面吧,劉長還挺喜歡他們的,這些人敢打敢拼,而且各個都是堅定的開拓派,他們主張大一統,并且是武力大一統,自以為對周圍有使命感,倡導要教化天下單反是喜歡開疆擴土的皇帝,就沒有不喜歡他們這學派的,普通儒生對周邊的胡人的態度是以和為貴,要講禮儀,公羊的態度是大漢必須要教會他們禮
在歷史上,漢武帝多次對外掀起戰事,弄得國內民怨沸騰,諸多士人紛紛上書勸諫的時候,只有公羊的士子們是贊同宣戰的,他們認為漢武帝是在進行一項很偉大的事業,將圣人的道理推廣到全天下可另外一方面吧,這些人又太激進,有的時候連董仲舒都壓不住這些人,這些人越來越激進,甚至逐步踩在了皇帝的頭上,最后覺得皇帝不夠賢明,這皇帝太落后了,沒有進取心,于是乎,他們就集體尋思了一下,做出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們把皇帝給廢了,舉薦出了一個新的天下共主,希望進行賢王天下,這人也就是后來的王莽。
很多人以為王莽是一個懂得藏自己野心,并且極為狡猾,宣傳自己的名聲,營造了好形象的梟雄形象,還將他與司馬昭來相提并論其實這是不對的,人家王莽還真的就是儒家大賢,并不是偽裝,而篡漢還真的就是因為他們的主張,要進行賢王天下,對禮崩樂壞的局面進行修補,讓世道回到過去堯舜禹時的仁義天下時期于是乎,就開始了一大堆的復古改革,亡漢者非王莽,實公羊也。
劉長對他們的態度也是很糾結的,好用是好用,就是不太聽話啊。
此刻看到他們如此害怕,劉長都有些驚訝。
公孫弘領著眾人,很是認真的說道“陛下,我們輕信了民間的讖緯之言,冒然上書,實在是對陛下的大不敬,請您治我們的罪,我們再也不敢這么做了。”
劉長輕輕撫摸著下巴,“你們這轉變的有點快啊莫不是公羊壽或胡母生寫了書信”
“他們還不曾回信,我們是真心認罪的。”
“既然你們意識到了自己的過錯,朕寬宏大量,倒也不會為難你們”
“請陛下讓我們去夏,去西庭我們愿意被流放
”
有儒生大聲的說道。
“放屁這對你們來說是懲罰嗎這是賞賜
”
劉長忍不住罵了起來,你若是想要將其他學派的人丟到塞外,他們肯定會很惶恐,很不愿但是公羊那不是正常的學派,他們做夢都想著能去塞外教化胡人,混個軍功什么的,回到塞外對他們來說那是回了家,得到了建功立業,教化天下的機會,每年都有大量的公羊儒生上書請求前往塞外為吏,有些人沒有通過考核,拿著劍就去河西,夏國參戰去了
長安里的公羊并不多,因為人都去邊塞干敵人去了。
而聽到皇帝的謾罵,他們反而是松了一口氣,還有幾個年輕人甚至有些小得意,我們公羊就是如此威武
“你們帶頭弄壞了太學的風氣,這樣吧,罰你們清掃太學,給我掃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