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還真的是個人才」
「交換胡人」
「虧他能想的出來」
當燕王的奏表遞交到了廟堂的時候,劉長都不由得搖起了腦袋。
燕國跟倭郡,要求廟堂允許他們進行胡人的交換,還羅列了自己要這么做的原因,燕國的扶余,朝鮮,馬韓等地,胡人極多,他們的言語風俗都是一樣的,跟夏國不一樣,夏國是諸胡部族,彼此沒有共同的語言,誰在這里的勢力大,他們就會說誰的語言,用誰的文化,因此他們一直就采用匈奴的語言,如今大漢強盛,他們也迅速能進行調整,畢竟匈奴人在治理才統治了三十年不到的時日,并沒有達到原本歷史上那種根深蒂固的程度。
想要對他們進行教化,其實并沒有什么難度,因為他們原先就是分散的。
而在燕國的這些領地上,這些胡人卻是擁有共同文化的,有個人帶頭就能起身來對抗燕國。
故而燕王對倭郡的提議深以為然,然后他就決定,將本土內的胡人往燕國本土地區,如漁陽等地遷徙,以此來打散對方,卻并沒有與倭人換胡人的想法,因此太耗費錢財了,還不如直接跟本土地區進行交換,這樣對燕國更有利。
因此燕王的上書內容跟樊伉的上書內容是完全不同的。
說是兩人的,其實內容壓根都不連著。
劉長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原因,肯定是燕王在看到這個想法后有了自己新的想法。
劉長將奏章丟在了一旁,隨即看向了呂祿,「這上書國相看了嗎」
「還沒有看,是直接送到了陛下面前。」
「拿去給群臣看看,讓他們商談一下吧。」
「唯。」
呂祿收起了文書,劉長則是伸了個懶腰,緩緩站起身來,「這般勤政,弄得朕是渾身疲憊啊,這春種也開始了吧給朕安排一下,朕要出去巡視民情,看看百姓的耕作情況。」
「陛下要去哪里視察民情」
「上林苑」
呂祿只覺得心累,「陛下是要去上林苑看看當地的猛獸有沒有好好的進行耕作嗎」
「你懂什么,朕不是怕上林苑的猛獸出來會害民嗎這是為了百姓做點實事,減少些猛獸」
要不是這些猛獸是劉長為了狩獵而關進上林苑的,呂祿就真的相信了他的這番說辭。
呂祿令人將文書送到張不疑那邊去,隨即準備馬車什么的,劉長也拿上了弓箭,叫來了自己的郎中們,準備前往上林苑,可他剛剛走出了厚德殿,迎面就遇到了一行人。
「陛下這是要去哪里啊興師動眾的,哪里出了戰事」
迎面就是一句陰陽怪氣的詢問。
可劉長完全不敢生氣,臉上即刻掛上了最謙遜的笑容。
「大姊」
「您說巧不巧我每次要去上林苑,都能遇到您,一去上林苑就能在路上碰到您」
站在劉長面前的正是他的大姊劉樂,聽到這句話,劉樂勃然大怒,罵道:「你什么意思,將我比作上林苑的牲畜嗎」
「不敢,不敢,大姊怎么來了來,來,請進你們還愣著做什么,都給我出去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