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賜只是看著面前的篝火,出了神,一言不發。
董仲舒皺起了眉頭,“這些跟隨您前來的人,都是最勇武的,也是對您最忠誠的人,可就是他們這樣的人,在看到夏國的情況后,都變得有些沉默,有幾個人明顯的有些后悔連他們都是這樣,何況是其他人呢”
鄭奇忍不住說道“倒也不能如此悲觀大漢并非都是貪圖享受的人,我倒是覺得,這樣的情況才能留下那些不怕艱辛的真正賢人,那些害怕艱辛的人,就算是留在了夏國,又能有什么用處呢大王不必擔心,夏國其實也用不了那么多的官吏,我們這些人就足夠了,我看這里的情況,心里有了不少的想法,我們的部族分散在各個地方,彼此太遠,治理也很不容易。”
“我們應當在長城通往王城的這一路上下功夫,在這里設立一些鄉村,開墾出耕地,搬遷一些人因為這里幾乎沒有游牧的人,此處設立一個坊市,專門來接待那些趙,唐,代等地的商賈,我覺得是最合適的。”
鄭奇直接說起了自己的想法。
劉賜看了他一眼,臉上方才露出了笑容,“你說的很對,你再好好想想這件事,等到見了國相,就與他商談。”
鄭奇點頭,隨即就去找別人繼續聊天。
董仲舒看了他一眼,方才說道“鄭奇倒是能做實事的不過,大王,治理的手段有很多但是治理的核心是只能有一個的,夏國這個情況,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合理的治理方案,過去是以教化為主的,我覺得這個并沒有錯,但是,教化是需要其他方面的扶持的,百姓們都是很實際的,光與他們講述圣人的道理,這沒有用,得讓他們過的富裕,過上好日子,他們的生活好起來他們才會信封圣人的道理。”
“我不敢說傅相是錯的,若不是因為他,夏國是根本就無法成立的,他的安撫和教化也都是對的,但那只是在過去的角度來說,現在,再用教化為核心就有些不對了,就是再多的儒生前來,天天給那些牧民講述大道理,也起不到什么真正的作用,倒不如我們改變策略,想頒發來讓這些牧民過上好日子,幫他們解決困難,為他們解決真正的問題。”
“現在一說夏國,眾人就說要開耕地,修道路,建縣學可他們都忽視了當地真正的問題,夏國是以牧民為主的,耕地,道路,縣學這些,對牧民真的有用嗎我的想法是,我們應當扶持當地的畜牧業,幫那些牧民推廣醫治牲畜的知識,為他們出售特產,為他們解決供暖,保障他們的醫療,從實際出發,讓他們過的好一些,只有真正感受到了改變,那些大道理就不再是空談了。”
“說一萬句夏國百姓應當擁戴天子,都比不上派人治好一個牧民家里的駿馬。”
董仲舒認真的說著,隨即又看了看遠處的鄭奇,“他的想法很好,不過是以夏國廟堂的角度來說,陛下曾說,社稷乃是百姓所構成的,故而,治理的重點應當放在百姓的身上。”
“大王覺得呢”
劉賜此刻瞪大了雙眼,盯著一旁的董仲舒,董仲舒都被他看的心里發毛。“大王若是不同意,我可以親自與國相談論這件事,您別如此看我啊”
劉賜搖了搖頭,“不是,我以為你只是學問不錯沒想到能說出這些話來,我覺得你說的很有道理啊,犬入的太有道理了”
“教化不能空談啊,就是要讓人感受到變化,治理夏國不是純粹的教化,還要切實的治理,你說的很對”
董仲舒明白了他的意思,“大王是不相信我會治國啊,難怪當初不愿意帶上我。
“不是,我以為你就是擅長空談,哈哈哈,怪我,怪我,我自罰”
劉賜以水代酒,自罰了幾口。
董仲舒打量著面前的眾人,認真的對劉賜說道“大王莫要小看這里的眾人啊,這些跟隨您前來的人,都是有才能的,都是能辦事的,多聽聽他們的想法,或許就有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