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他們心中不敗的席襄,也隕落于太蒼太初王之手
于是他們開始沉默,開始閉門不出,開始盡量不發出一絲一毫的響動。
以期待太蒼軍會將他們遺忘。
紀夏一絲靈識探出,立刻有玄極寶船行駛而來。
登臨靈府,成就三十六座天宮,他的識海得以大幅度擴張。
如果他原本的識海是一座池塘,而今已經化為一條溪流,其中有潺潺靈識,如同流水一般源源不斷的流淌而出。
辰星君法相,也變得更加清晰,身穿華服,閉目而坐。
一道道華光從辰星君體內散發出來,照耀紀夏識海,溫養紀夏的靈識。
紀夏眼看許多太蒼軍卒,背負起許多亡故將士的軀體,一步步踏上玄極寶船。
他們眼神卻仍舊堅毅,悲慟之中,又有欽佩。
太蒼典籍爭命中有言“太蒼不可陸沉,將士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太蒼之急,此為將士為太蒼爭命。”
只有將士時時刻刻懼怕太蒼崩落,時時刻刻愿意為了家國奮不顧身,愿意為國家殉亡。
這便是將士們,為太蒼國祚爭命,為太蒼人族爭命的方法。
所以這些在戰爭中亡去的軍卒,是為太蒼爭命而死。
他們悲慟于與同袍的離別,卻也欽佩他們對于太蒼的奉獻。
而與此同時。
每當有將士身死,他們能夠清晰的感知到,從尸體之中,有無形的東西,飛越重重距離,前往太蒼而去。
“王上不必傷懷。”姬淺晴走到紀夏身邊,輕聲道“這些陣亡的將士,將會化為太蒼英靈,居留在神荒英靈閣中,受我太蒼萬民供奉敬仰。”
紀夏側頭看向姬淺晴,看到她眼中隱含的悲慟之色,搖了搖頭,道“他們為我而戰,為太蒼而戰,即便他們會以另外一種形態存在,我卻仍舊覺得,他們不該死。”
“戰爭,總要死人。”姬淺晴聲音有些疲倦。
“太蒼想要崛起,想要不被更加龐然的國度、更加兇險的劫難吞噬,就只能不斷向前,不斷興盛。”
“興盛道路上,會有無數場戰爭在等待太蒼,也會有無數英勇無畏的將士隕落,因為倘若太蒼不戰,那么死去的,將會是整座太蒼。”
紀夏身后的驚霄軍大將姿詛,聽到紀夏和姬淺晴的話語,突然恭敬向紀夏行禮。
“王上不必自責,倘若沒有王上屢次藏拙,屢次讓契靈、百目錯估太蒼戰力,太蒼能否得勝,還尚未可知”
姿詛道“王上勵精圖治,又所慮深重,讓姿詛欽佩不已,這幾日我時常在想,倘若讓我手握如此強軍,我是否能夠始終忍耐,徐徐圖之”
他頓了頓,后怕道“只怕不能,我一定會想要以雷霆之勢鎮滅契靈,結果便是席襄將目光從百目轉移到太蒼,一開始傾力出手,一開始傾國而戰,神象一方,只怕也會讓三尊神臺一同前來”
“結果不言而明太蒼只能潰敗由此,我姿詛對于王上的謀略、王上長遠的目光,心服口服。”
姿詛的聲音雖然極輕,但是回響在諸多太蒼將領耳中,他們心中都油然升起對于紀夏的敬仰。
事實便正如姿詛所言,紀夏的謀劃,在這場戰役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而更讓他們敬佩的是,紀夏即便握有極強的力量,卻始終不驕不躁,也不自恃強大。
這樣的心性,卻出現在這尊年輕君王之上,顯得尤為難得。
紀夏聽到姿詛的話語,面色沒有任何改變。
他虛空一踏,踏上最前一艘玄極寶船,走入船艙寢室之內。
而其余太蒼士卒,也開始有序登船。
深淵海妖和朝龍伯則隱沒行跡,不知道去了哪里。
但是紀夏卻能夠清晰的感覺到,海妖和朝龍伯就在附近,時刻保衛著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