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心中感到勞累,也要天丹府煉制的明神靈丹,服食之后,又會變得精神抖擻。
大臣盡心,百姓辛勤,太蒼各項政令,都變得愈發無阻。
太蒼子民的生活,也稱得上日新月異。
唯一狀況百出的,還是許多遷移而來的人族子民,看到太初王庭對于人族子民的熱切關懷,就開始有意作妖。
但是當他們發現,平日里謙和的官員,一旦發現他們得諸多惡事時,頓時就會變得猙獰無比。
太蒼是個奇怪的國度。
這里法治和人情并行。
不過執法者的人情明顯不會讓惡人收益。
所以許多犯下極大惡行的人族,都被當眾斬首。
斬首之時,還有官吏挾帶靈元,高聲誦念被斬首者所犯下的律條。
不足斬首之罪者,則關入暗牢,嚴格按照律條處理。
斬首其實還不是最為嚴重的刑罰。
最嚴重的刑罰是黥面之后,流放太蒼國境之外。
黥面則代表此人已經被太蒼驅逐,不再受太蒼庇護。
國境之外,多得是痛恨太蒼,卻敢怒不敢言的流民、亡國修士。
這些被放逐的人族,結果可想而知。
如此種種舉措。
太蒼完備的律治體制,在逐步確立。
在太蒼子民心中,已經樹立起了犯法者,依律懲治的基本印象。
但是另一方面。
紀夏卻又不想讓太蒼變成毫無人情味的律治國度。
因為紀夏清楚的知曉,前世春秋戰國時期,韓國申不害變法,就將韓國徹底塑造為一個律治機械。
變法后期的韓國,毫無人情可講,陰謀、律典漏洞整日被人鉆營,美德、仁愛幾乎無存。
所以紀夏在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命令圣文府。
讓諸多先士、文博士不斷結合諸多典籍,取長補短,撰寫出一本本極富正面意義的典籍,并下發各個學府,再由學府傳達于所有太蒼子民。
“治一國,教化萬民當為首任。”
紀夏看著自己在桌案前寫下的文字。
這行文字由來已久,早在他下令修建少學、府學之時,就已經有了這一行文字。
治國要有方略,而紀夏的治國方略倒也簡單。
一共只有區區兩行文字。
“民生、國力、軍力、城建齊頭并進。”
“教化萬民,貫穿所有方略之中。”
教化萬民,在紀夏眼中,確實是最為重要的任務。
雖然愚民便于統治,但是在如此亂局之中,一人強、萬人強,乃至千萬人強,似乎都無濟于事。
只有一個國度,一個種族億萬萬子民共強,人族才有出頭的余地。
朝會結束,紀夏回歸秘境,專心修行。
是夜,一股無匹偉力,從遠處迸發。
紀夏心頭狂跳,靈識洶涌澎湃而出,眼眸中又有大日冉冉升起,看向太都之外。
這股偉力是從白骨凝石而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