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真正發跡也就是從劉家爺爺輩開始的,剛有錢的時候,就在村尾修了房子,只是那會兒資金有限,也就修了個帶大院子的青磚瓦房,脫不了村里的那股子土氣,如今給白荷住著,倒是挺好,不會太過扎眼。
劉家村是個背山面水的好地方,村后是大山,怎么著也餓不著人,前面有條河,土地十分平整,地也肥,日子過得十分不錯。
尤其是劉家老爺子闖蕩大半生后,世道亂了,前頭的孩子有的不愿回來,舉家出國了,老爺子帶著不成器的小兒子一家回來老家,把老家的地半賣半送給了村里人,自家只留了20畝自己種的地,劉家村人的日子就更好過了。
多年不回來,不差錢的老爺子這么做自然是想融入到村里來,不受排斥,安安穩穩的過日子。
事實也確實如此,老爺子在的時候村里人都感念他,老爺子過世后,即使劉國柱一家實在是得罪人,村里也盡量忍了,頂多不理會,但是也是沒人為難他家。
劉家手上有錢有地,在這鄉下地方過得還不錯,等蓮花來了以后,交好的人家多,平時有個什么事,蓮花出面,愿意幫忙的人也有,日子自然就更加順暢了,除了打仗沒了兩個兒子以外,其他到真是沒受什么苦。
白荷一邊在屋子里轉悠,一邊整合腦子里的信息。
劉家村人口不多,地卻不少,平均下來一個人得有快四畝,都是自家的也不用交租子,加上離縣城和市里都遠,沒太受糟蹋,家家戶戶這些年日子過得都不錯,青磚瓦房就蓋了很多,差一點兒的也是半青磚半土胚的,全土胚的房子都不多見,更別說茅草房了。因此她這個青磚瓦房除了院子大一些,也沒什么太出格的,倒是可以安心住著。
一大早,大家都默契的去了村長家,在幾個長輩見證下,劉三寶把錢,地契還有鑰匙都給了她,從此兩人也就沒關系了,結束之后,白荷就在蘭花的陪同下來了她家斜對面的劉家老宅。
房子修的很好,從前打算給孩子結了婚用,王喜妹對這房子還比較上心,隔三差五的要過來打掃打掃,后來幾個孩子都陸續不在了,她才不來了,說起來也就這幾年才沒照看并沒有怎么破敗,掃一掃也就能住人了。
“來,蓮花,趕緊的,趁早收拾收拾,回頭吹一吹就干了,不耽誤晚上住人。”四堂嬸馬來弟從家提了個大桶,帶著幾塊抹布過來了,招呼著自家幾個趕緊幫忙收拾。
白荷一見趕緊過去要接那大木桶,卻被避開了“你這小丫頭,嬸子還能沒這點兒力氣”一邊說一邊把桶提到了堂屋。
“那我就謝謝嬸子了,等收拾好了,請嬸子過來暖房”白荷本來不是什么矯情人,也就干脆不爭了。
“可不,蓮花你可得做點兒好吃的,否則我就不給你干了”蘭花端著盆水也從門口過來,一聽,就趕緊給接上了話。
“哎呦,我哪兒敢得罪我們蘭花姑娘呀”
昨晚住了一夜,白荷也算消除了一些光有記憶沒有感情的隔閡,說話也放得開了一點。
“可別聽她瞎說,那就是個饞丫頭,你這一個人頂立門戶的,以后的日子還遠著呢,雖然分了點兒錢,但是開門過日子還有的花費呢,可不能大手大腳的。”
馬來弟乘機說教,蓮花雖說能干,但也不過是個十五歲的小丫頭,從前在家里,后來在劉家,不說過得好不好,但至少不是一個人,如今馬來弟就怕她驟然自己過日子,沒個打算,這可得好好教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