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嬸兒這是要去哪兒”白荷心情美美地把車停在了村長家門口,提著東西剛想進門就看到村長嬸子從門口往外走。
“荷花兒回來了”吳桂香聽見聲音抬頭,看到是白荷,原本皺著的眉頭都舒展開來。
“沒事兒,我就看看那幾個小兔崽子跑哪兒去了還不回來,天都要黑了”
雖說分了家,幾個孫子孫女也是跟老兩口的時候多,不得不操心。
“到飯點就回來了,不用操心”
農村的孩子就這樣,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視的時代就愛往外跑,天天玩的不到天黑不回家,白荷是不能理解大冷的天在外頭有什么好跑的。
一手提著東西,一手挽著村長嬸子往回走,“上回我托人買的膠鞋到了,現在天氣冷,雨又多,出門可不好走,嬸兒先進來看看合不合適吧”
至于那群在外頭撒歡的兔崽子,餓了就回來了。
“你這丫頭,又亂花錢,嬸子可不能要這個,膠鞋可貴了”吳桂香連連拒絕。
“哎呦嬸子,我這家底別人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嘛,不算什么,都是我孝敬你和我叔的。”白荷湊近了悄聲說。
鳳娟姐早就跟她說好了要買兩雙,男女各一雙,但是雖然分家了,也沒有不孝順長輩的道理,加上村長家兄弟幾個感情不錯,要是就剛好兩雙,估計穿著穿著就成公用的了,倒不是舍不得這東西,主要是鳳娟姐和三牛哥每天都得去油坊,早出晚歸的,比別人更需要些,白荷一想,干脆就自己掏錢買了兩雙送給村長兩口子了,家里其他人真需要出門的話還能來這里借,不用盯著鳳娟姐那里。
這么一想,白荷說話的語氣不由低了一些,有點兒心虛,好像有點兒對不住村長和嬸子
“你的家底我上哪兒知道去,你又沒告訴我”吳桂香翻了個白眼兒,也就猜到估計生意做得不錯吧,但是大兒子又不會在家說這些,這還是從三兒媳婦天天給收的雞蛋里看出來的。
“呦我大牛哥嘴這么緊呢,親娘都瞞著”白荷一下就笑開了。
“那是,嘴不緊能當賬房”大兒子憑自己本事做到這一步,吳桂香驕傲著呢。
兩人說著就進了屋,白荷拿出鞋子來給村長嬸子試。
她其實托馮媛丈夫還買了好多,這膠鞋是工業品,又貴又搶手,源市這邊是沒什么貨的,要不是走了百貨商場的進貨渠道,想買這么多還真是難。
原本男女老少的她都買了,是打算當年禮的,付過錢后白荷想想還是算了,不是送不起,而是要是真送了那估計附近村子都得轟動了,十幾塊一雙的鞋,旁人家一雙都舍不得買,她一出手就是幾十雙送人她還想多安穩幾年
不過送不行,賣還是可以的。
“那是,我大牛哥厲害。”
白荷夸獎一句,“平時大牛哥來回也時常遇上下雨天,要不要也要一雙膠鞋送我是送不起了,我就只管孝敬叔和嬸子,但是家里要是想買的話我倒是能托人再買幾雙”
吳桂香聽了心里一動,大兒子確實是需要,畢竟做的是體面工,這十來塊家里也不是出不起。
“這樣,荷花,你下次來再給我帶一雙,錢的話嬸子一會兒讓你大牛嫂子送過去。”
分家了,她當然不可能只給大兒子買東西,錢還是讓小兩口自己出吧
“行啊,我這里還有兩雙是按我鳳娟姐和三牛哥的尺寸買的,我想著他兩天天都得去鎮上,應該是需要的,干脆就先買了。”白荷有些不好意思的拿出兩雙請村長嬸子轉交。
“知道你和鳳娟好”吳桂香拿過膠鞋看著白荷裝傻的笑,也笑著點點白荷的額頭。都說不聾不啞不做家翁,她心底明白的很。
“我這啊,兒孫福還沒享到,先享了荷花的福,剛好后天回娘家,穿回去給大家瞧瞧”
回娘家白荷疑惑的看過去,日子不對吧
“對了看我這記性”吳桂香一拍腦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