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徽后面還需要慢慢觀察他們。讓他們成為內奸,并不等于十拿九穩。
在趙徽將重心放在草原的這段時間,洛陽城內,董卓在廢掉劉辯,改立劉協之后,自己也是升任為相國,入朝不趨,劍履上殿。
留在洛陽的王允和曹操,兩人都被董卓重用,王允被升為司徒。
曹操雖然職位沒有明顯的提拔,西園八校尉已成過去,董卓重新任命曹操為驍騎校尉,雖然還是一個校尉,但是曹操的權利比之前的典軍校尉要大得多,比得上之前袁紹的中軍校尉。
而且曹操很受董卓的器重,可以隨意出入董卓的相府。
靈帝在位的時候,曹操和袁紹就已經很被器重。
何進掌權的時候,曹操和袁紹是何進的左膀右臂。
兩人是士大夫中,青壯年領銜人物,名聲在外。
袁紹有服喪六年的孝名,曹操有棒殺大宦官蹇碩叔叔的威名。
其實不管是誰掌權,只要不是和士大夫對著干,肯定都會重用這兩人。
如果袁紹愿意向董卓低頭,并且沒有逃離洛陽,如今也肯定會成為董卓的臂膀。
就算袁紹要和董卓對著干,逃離洛陽后,董卓還是給了他一個渤海太守。
董卓雖然是一個武夫,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再差,也不可能比何進還差。
有賈詡李儒等人相助,又征召了蔡邕荀爽等名士入朝為官,還將王允提拔為司徒。
這些人的能力,完全足夠應對朝政,治理天下。
只是董卓畢竟只是一個武夫,成為相國,在拜丞相,他比之何進更要囂張。
他愿意與士大夫共分天下,但是他自身的修養,卻無法與他現在的地位相配。
在權利的漩渦中,董卓漸漸迷失了自我。
初到洛陽的時候,董卓只是想留在朝堂,那時的他,雖然是朝廷失望,但還抱有期望,希望在他入主朝政后,能夠改善這些問題。
但是真的讓他入主朝政,權傾朝野后,被壓抑了幾十年,心中的邪惡和丑陋,全都暴露了出來。
沒有人敢反對他,所有人都要聽命于他,就是皇帝,他都可以一言廢之。
他的雙眼被這五彩斑斕所遮蔽,早已忘記了他的初衷。
天下并沒有因為他的治理,而變得更好。
反而因為他放縱自己的士兵,讓洛陽城內的百姓,遭受了更多的痛苦。
手下的士兵,甚至殘忍到,為了軍功,直接將城外的村名屠殺,帶著頭顱入城,揚言剿滅了一伙山賊。
而已經被權利、美色、金錢遮蔽了雙眼的董卓,竟讓不分青紅,這些屠殺百姓的士兵都得到了他的封賞。
董卓自身更是直接夜宿皇宮,奸淫宮女皇妃。
一樁樁丑惡的事,一件件殘暴的事,直接暴露所有人的眼中,而董卓還洋洋得意。
當然這一切,傷的是皇家的顏面,損害的是百姓的利益,和士大夫沒有關系。
但異常在乎名聲的士大夫,有誰愿意和董卓共事?日后在史書中,被人寫成給董卓助紂為虐的人?
董卓做的這一切,將他這段時間來,拉攏的士大夫,又推了出去。
就是被董卓征召來的名士,也沒有幾個愿意與董卓為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