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谷郡酒樓、茶館,各個地方都有人聚在一起,聊著近日突然出現的幽州民報。
即使有很多不認識字的人,也在通過別人的訴說知道了萬里之外,這半年來洛陽城內發生的各種事情。
在這之前,這些百姓中,連知道董卓的人都沒幾個。
身邊相處接觸的人,都是和他們差不多,沒有人知道,沒有人會聊。
但是現在通過報紙,知道的人多了,聊的人也就更多了。
這些事情不在局限于上層人口中。
他們知道了洛陽城百姓的生活,沒有人在去羨慕他們,而是轉為同情。同時對上谷郡更加認同。
如果是在其他地方,這份報紙第一時間就會被禁了。
丞相董卓是你能議論的?
各路諸侯是你能誹謗的?
這樣的報紙出現在哪里,哪里的官府都會被嚇傻。
但是現在在上谷郡,不僅沒有人來禁止,就是官府的人也在談論。
本來有些擔心的百姓見此,就更放開嘴巴了。
幽州民報第一期,有世家有官府的支持,大獲成功,五千份報紙最后全部售空。
就算有的人已經知道報紙上的內容,但第一次見到這種東西,不差這點錢的人,有很多都愿意買下收藏。
“你們看,這里還有一行字,說是有什么消息都可以拿到報社去,如果屬實,并且被報社采納可以拿到相應的酬勞。”
“這里還說,可以舉報不法之事和貪官污吏。這些事情都會被刊登到這報紙上。”
“這是真的嗎?”
很多看到這句話的人,自己都難以相信,更不要說是從別人口中聽到的。
從來沒有聽過可以告官的,自古以來偶爾出現幾個,沒有一個有好下場。
雖然在報紙上說了,也被人看到了,但是目前真的沒有幾個人敢來報社舉報。
他們現在還不清楚報社的作用,誰也不知道報社是不是和官府一起的。
他們這邊剛舉報了,回頭就被人收拾了。
新出的報社,并不能馬上就獲得這些百姓的信任。
趙徽并不擔心,他相信等在過幾次,這些百姓就會看到報社的誠信。
再不濟,趙徽也可以自己查出幾個貪官污吏,然后將他們刊登到報紙上。
第一期的五千份報紙已經賣完,但每天還是有很多人來到報社。
而這些人中,絕大部分都是來詢問,要怎么樣才能在報紙上刊登他們店的廣告。
這些商人的嗅覺,比起普通人來說,要更敏銳。
只是第一期,很多商人就已經察覺到了廣告的好處。
廣告怎么賣,趙徽早已告訴過林松。
將這些想要刊登廣告的商人,全都聚在一起。然后進行拍賣,價高者得。
報紙的定價,幾乎就是成本價了,趙徽目前并沒有想賣報紙的人手里掙錢。
而是要通過廣告,從這些商人手中把錢掙到。
至少要保證報社不會出現虧損。
除了這些商人外,也有一些人拿著自己的消息過來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