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這去不得。”太史慈說:“這說不定就是劉虞擺的鴻門宴。”
趙徽搖頭:“不管是不是鴻門宴,我都要走上這一趟。”
趙徽還是非常相信劉虞的人品。
若是劉虞不承認趙徽的身份,不大會寫這一封信,現在來的應該就是公孫瓚的大軍了。
“主公!”太史慈喊道。
趙徽擺了擺手道:“你不用擔心,劉虞素有仁義之名,況且我也不是孤身一人前去,典韋大哥和陌刀隊都會跟隨我。”
有典韋跟在身邊,趙徽自身實力也不弱。整個幽州哪里都去得。
除非是公孫瓚已經集結好大軍,但如此趙徽也不會去了。
而趙徽也是希望能夠和劉虞達成一致。方便他日后接管幽州。
隨著趙徽成為上谷郡的太守,黑風寨中有很多人都選擇來到城里生活。
如今在黑風寨內生活的人,只剩下兩萬多。
趙徽也不在擔心黑風寨暴露的問題。
距離劉虞邀請的日子,還有十天時間。趙徽沒有急著過去。
他現在已經是上谷郡的太守,身份已經有了巨大的轉變。
趙徽首要目的就是招募人才。
以他現在太守的身份,要招募人才比以前容易了很多。
特別是對于那些平民出身的,亮出太守的身份,極少會有人拒絕。
在趙徽成為上谷郡太守的同時,身在洛陽的董卓,已經開始準備遷都了。
在孫堅擊敗胡軫呂布后,董卓先是招降孫堅,但是雙方當初在西涼平叛的時候,有些矛盾。孫堅沒有同意。
緊接著董卓又讓人離間孫堅與袁術。讓袁術斷了孫堅的糧草。
可惜孫堅連夜趕回魯陽,一方說辭下,讓袁術恢復糧草供應。
從聯盟軍開始討伐董卓,到現在已經將近一年。
董卓本就對這次的戰斗有了厭煩之意,見孫堅大軍距離洛陽越來越近。
終于下定決心,遷都長安。
洛陽城內,崔鈞來到徐庶家中。
“元直,董賊今日已在朝堂決議遷都長安,三五日后就會執行,我欲明日前往荊州。”崔鈞道。
石韜道:“元直,洛陽已非久留之地,你我隨州平一同前往荊州如何?”
徐庶心中想到一年前,在洛陽相遇的趙徽,搖頭道:“我想去幽州。”
趙徽離去時,留在桌上的那張字條,徐庶如今依然保留著。
崔鈞道:“幽州苦寒,又無名士,有和可去,荊州有劉景升坐鎮,素有賢名,如今正在招賢納士,多有名士前去相投。”
邊上的石韜跟著點頭,很是贊同崔鈞的說法。
相較于其他地方,荊州很是太平,而且距離洛陽也不算遠,騎上駿馬,幾人不需十天就能到達荊州。
若是去往幽州,就算擁有駿馬,也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而且路上也不太平。
雖說如此,但徐庶還是搖頭道:“你們可是忘了中華兄?”
趙徽,字中華,這幾個字他們當然忘不了。
“已過一年,中華如今可能早已不在幽州了。”崔鈞道。
徐庶道:“當初中華留下這張字條,我想他就是希望我能夠去幽州找他。這本兵書,還是他幾個月前才托人送來的,我想他還在幽州。”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