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裴元紹,一共六個人,每個人身上至少有三道傷口。
而裴元紹身上一共有兩處槍傷,六處刀傷,現在還沒有死,已經是奇跡了。
六個人被放在簡易的擔架上,被其他士兵抬著返回營寨。
另外十幾個戰死的士兵的尸體,也都被找了回來。
回到營寨的時候,程遠志他們已經將幾個戰場都打掃完畢。
在營寨中,放了整整一大箱的銘牌,都是從戰死士兵身上收回來的,足足有三千多個銘牌。
但是公孫瓚的戰損的人更多。
劉備所率領的五千人,最后只有兩千人安全逃走。
公孫瓚這邊,在河水來之前,與趙徽交戰中,死了一千多人。
然后被河水沖走三千多人,接著沖到趙徽這邊的一千多人也都被趙徽殺掉。
這一戰,公孫瓚足足損失了將近九千將士,傷亡是趙徽這邊的三倍。
所有戰死士兵,全都得到了二等功勛章。
裴元紹所帶的十幾個人,獲得集體一等功勛章,以及個人二等功。
其他士卒,則是按照斬殺敵軍數量,進行論功。
戰后的第二天,趙云帶著從趙家村以及附近其他村落中,招募來的五百勇士,在巨馬水與趙徽會和。
劉備逃走之后,繞了一圈路,在五天后,才與公孫瓚會和。
劉備與公孫瓚會和之后,公孫瓚就撤兵了。
太史慈已經帶著上谷郡的兵馬趕來,距離巨馬水不過百多里了。
公孫瓚撤走后,趙徽雖然在和太史慈會和之后,兵力上已經超過公孫瓚,但是趙徽沒有去追擊公孫瓚。
趙徽本就沒有多少糧草,太史慈為了盡快趕到戰場,同樣是舍棄了大部分的輜重。
巨馬水一戰后,雙方各自返回自己的領地。
回到上谷郡后,趙徽就開始新一輪的招兵。
公孫瓚同樣如此。
不僅是在幽州,冀州的袁紹、兗州的曹操劉岱張邈等人,都在不斷的擴充兵力。
不想被別人殲滅,那就只能保證自己強大。
而士兵的數量,最能體現他們的實力。
士兵越多,給人的威懾力就越高,讓其他人不敢輕易攻擊自己。
這是軍閥的特性。
當看到別人在招兵買馬,他們也會跟著進行。
但是在這樣無限制的招兵下,他們很快就會應為糧草的問題,而出現各種危機。
袁紹曹操招募兵馬,他們并不是無止境的,而且他們有資本雄厚。
其他人當出現糧草不足的時候,要么只能從老百姓手中壓榨,要么就只能取搶奪其他軍閥的。
只要去跟其他諸侯打上一場,贏了就能搶到更多的糧草資源。輸了自然是一切都沒了。
趙徽在招募兵馬上,也是非常克制。
雖然軍隊數量龐大,可以給敵人更強的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