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很清楚,他現在的情況,他不敢將自己的所有家當,都投入進來。
所以,他在攻城半個時辰后,就馬上撤軍了。
而他沒有馬上去通知另一邊的鞠義。
想讓鞠義多攻打一會,多死一點人。
不管死的是趙徽的人,還是鞠義的人,公孫瓚都會拍手。
只是鞠義也不傻,公孫瓚撤兵后,鞠義也很快就撤了。
各懷鬼胎的聯盟,不可能形成親密無間的合作。
但是兩人又都要靠對方的幫助。
如果僅憑公孫瓚手里的三萬人,或者鞠義手里的兩萬人,不可能打下有三萬守軍的北平城。
只要兩人聯合起來,他們才有希望,在趙徽的主力部隊歸來之前,先破掉北平。
但是兩人又是貌合神離,心中都有自己的念頭,無法互相信任。
如果兩人敢不計傷亡代價,不停攻打。
趙徽還真的可能守不住。
公孫瓚撤兵后,趙徽也收到了來自程遠志的密信。
程遠志想要率領五千騎兵,前來支援趙徽。
趙徽拒絕了他的申請。
現在局面還沒到那種地步,程遠志還要留在烏丸,保護那些已經開墾出來的田地。
趙徽已經回來,其實就已經等于公孫瓚沒有希望了。
除非公孫瓚能夠殺死趙徽。
不然就算公孫瓚攻破北平城,趙徽還可以退到薊城,甚至退到上谷郡。
只要等趙云帶著主力部隊回來,公孫瓚現在得到的地盤,也都要重新吐出來。
趙徽從遼東歸來,公孫瓚就已經沒有機會了。
除非是袁紹愿意站出來,加大對公孫瓚的支持,不僅給糧,還給兵馬。
不然單憑公孫瓚現在,猶如無根浮萍,想要占據幽州,真的只能先讓趙徽死了。
但是他想殺趙徽的難度,比他現在攻破北平城的難度更大。
鞠義來到公孫瓚的營寨。
“公孫太守,今日為何突然撤兵。”鞠義的語氣并不好。
如果不是公孫瓚突然撤兵,鞠義認為他今天,完全有可能攻破北平城。
他卻不知,趙徽今天重點防守的是公孫瓚。
比起公孫瓚這邊,他在東邊的壓力要小很多。
不管是趙徽,還是典韋,都在西城。
鞠義雖然也是一員大將,但是趙徽更重視現在在公孫瓚帳下的劉備三兄弟。
如果關羽張飛今天親自上陣,以他們兩人的實力,在城墻上站穩不是難事。
而以關羽張飛的實力,也只有趙徽和典韋能擋住他們。
不過今日,兩人卻是沒有親自上陣。不知道劉備打的什么心思。
鞠義認為今天只要在堅持半個時辰,就能攻破城池。
可是公孫瓚在看著士兵的傷亡,估摸著在半個時辰,他的兵力都沒鞠義多了。
他可是派人去東城的看過了。
明顯趙徽重點關照他,公孫瓚當然不愿意繼續了。
“鞠義將軍莫怒,今日攻城傷亡太大,還需從長計議。”
公孫瓚現在還離不開鞠義的幫助。
“你有什么好的計策?”鞠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