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陽的時候,面對大權在握的董卓,也敢當面呵斥。
如果盧植反對趙徽,那么對趙徽統治幽州,就會形成很大的障礙。
殺他肯定是不能殺的。
當初即使董卓恨不得親手一劍刺死盧植,最終也還是忍住了。
敢殺盧植,就是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
但是等真的見了面后,趙徽也就安心了,他不知道郭嘉是和盧植怎么說的。
盧植在見到趙徽的時候,雖然沒有表現的很親近。
但是卻是一副后生可畏的樣子,表示非常看好趙徽。
盧植已經年近六十,特別是從洛陽歸來后,很多心思都已經淡了。
現在的他,不在是帶兵討賊的將軍,也不是在朝堂上的尚書,他只是一個老人。
盧植答應趙徽,可以在即將出來的貴族學院擔任院長一職。
平時也可以給學院里的學生講講課。
但是他只說他想講的內容,趙徽不的干預他的授課。
對于這些豪門子弟,能學到什么東西,趙徽并不關心。
他要的就是盧植這塊招牌,盧植提出的這些要求,趙徽都很干脆的答應下來。
這些要求,都不是故意難為趙徽的。
雖然盧植是院長,但是他并沒要干預學院的財政。
對于盧植沒有要求更多的權利,反而讓趙徽有些意外。
趙徽本來也還想給盧植多放一點權。
但是盧植卻不想接受。
盧植現在并沒有太多要求,能安穩的把日子過完就好。
開春的第一次民報!十萬份被送到各郡中,很快就都賣光了。
最大的事情,自然就是盧植成為幽州學府的院長。
雖然趙徽嘴里一直喊著貴族學院,豪門學院,但是學院門口的牌子,掛的還是幽州學府。
除了盧植的名字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學費一年三萬錢了。
第二年還想繼續就讀的,學費則是翻倍。
完全阻止了普通人家的弟子進入。
既然是為豪門弟子辦的,趙徽就沒想過讓寒門子弟進入。
寒門子弟進去了,不是成為豪門子弟的隨從,也只會淪落為被人欺凌嘲笑的對象。
雙方已經不是一個世界的人了,又何必強行活在一起。
三萬錢,對于真正的世家,還是不算什么。
畢竟平時喝的千里香,一壇就是五千錢了。
一年的學費,有不過就是六壇千里香。
他們一年喝的千里香,何止是六壇。
但是對于普通鄉紳,這筆錢也不是隨便就能拿出來的。
他們可以拿出來,但也是將近一年的收入了。
雖然如此,還是有鄉紳咬著牙,將自己的孩子送進來。
能跟著盧植,不管學的怎么樣,他們出去之后,盧植學生就是一塊招牌,不知底細的人,對他們都會高看一眼。
就像是當初的劉備,中山靖王之后他說的最多。
而掛在嘴邊第二多的,就是師從盧植了。
這就是他們向上走的身份。
一個盧植學生的身份,就足以讓他們在別人眼中的地位上升一個臺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