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中,的確是一個非常好的藏身之所。
可是對于全是騎兵的匈奴人來說,這里也是他們的牢籠。
在這山中,戰馬只能牽著,根本跑不起來。
密密麻麻的灌木叢林,很容易就將戰馬絆倒,一顆顆毫無規律的大樹拔地而起。
就算是人走在這山中,也是需要不停的變換方向位置,更不要說戰馬了。
戰馬跑不出三十丈,就得摔倒。
于扶羅帶著六百人,進入太行山中后,都只能下馬步行。
太史慈沒有讓騎兵跟進去。
兩千騎兵就留在太行山外,作為機動。
而是等到步兵趕來后,才帶著五千步兵進入。
在這群山密林中,匈奴人就是被拔了牙的老虎。
太史慈手中步兵,雖然不是以山地戰為擅長。
可是作為趙徽的精銳部隊,他們平時的訓練中,也有一些關于山地戰、叢林戰的訓練。
在叢林中,大軍不可能像在平原上,結成圓陣方陣。
不在是說把人全都集中在一起,力量才會更大。
在叢林中,隊伍越是密集,就越容易被敵人打擊,而自身的行動也會變得更加遲鈍。
把隊伍聚在一起,容易被敵人牽著走,然后在這個追擊過程中,兵力被不斷消耗。
還非常容易中敵人的埋伏,然后全軍覆沒。
一支熟悉叢林戰的軍隊,可以在叢林中,非常輕松的完成,以少勝多的戰斗。
太史慈帶著五千步兵,進入太上山中后。
五千人分成了幾個大隊,和數百個小隊。
最小的隊伍,以十個人為一隊。
以二三三二的隊形,在密林中前進。
幾百個這樣的小隊,遍布在山林中,沿著路上的記號,向前推進。
就算太行山中,藏匿了一萬的匈奴人。
太史慈也有信心,憑借手中這五千步兵,將對方全部剿滅。
于扶羅一眾匈奴人,躲在太行山脈的中部區域。
五千人步兵,已經分散開來,將匈奴人所在的山寨圍在最中間。
只要按照現在的隊形,慢慢收縮,太史慈敢保證,沒有一個匈奴人能夠逃走。
十人小隊,清一色的配置四個刀盾兵,三個槍兵,三個弓箭手。攻防一體,可遠可近。
每個小隊之間的距離,也不會超過十丈。
回到山寨的于扶羅,終于得到了確切消息。
太史慈帶著大軍,已經將整個山寨包圍了。
于扶羅沒有急著馬上就突圍。
這段時間來,他非常疲憊。
山寨中的食物也已經沒了,現在吃的都是留在這里的匈奴人,在山中獵殺到的山豬、兔子。
于扶羅在外面吃盡苦頭,留在山中的其他匈奴人,日子同樣也不好過。
山中獵物很多,但是想要每天獵殺到足夠三千人吃的食物,基本不可能。
大家都在等著于扶羅帶著食物女人回來。
可是等來的卻是被太史慈的軍隊包圍了。
這一刻,三千六百匈奴人,心中是絕望的。
如果是在外面,他們還能有信心,騎著戰馬逃掉。
可是現在在這叢林內,匈奴人不要說騎馬了,就是他們自己兩條腿,在這叢林中也走不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