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幽州的趙徽,本想在太史慈拿下并州后,他這邊馬上就開始準備攻打袁紹。
雖然之前和公孫瓚,在幽州打生打死,但是這個時候,公孫瓚也絕對樂意和趙徽暫時聯合起來,一起對付袁紹。
只要趙徽出兵,袁紹就必須要將顏良文丑召回。
沒有顏良文丑,袁紹絕對擋不住趙徽的進攻。
趙徽雖然解救了公孫瓚之危,可是卻可以聯合公孫瓚,一北一東,夾擊冀州,先將袁紹滅了。
在趙徽和公孫瓚的聯手之下,現在的袁紹絕對擋不住兩人的攻擊。
袁紹幾十年的謀劃,都要落空,就此身敗名裂。
可是就在趙徽準備進攻袁紹的時候,大草原上,傳來了匈奴人的消息。
有一支匈奴人南下,準備進入并州。人數有三萬之多。
這可不是于扶羅率領的那支匈奴人,而是真正來自大草原上的匈奴精銳。
三萬匈奴精銳,如果進入并州,對并州的威脅非常大。
趙徽不敢大意。
只能暫時放下出兵冀州的計劃。
突然南下的匈奴大軍,完全打亂了趙徽的計劃。
在對付袁紹前,他必須要先將這些匈奴人擊退。
匈奴人的實力,遠遠強于鮮卑和烏丸。并不容易對付。
當初的鮮卑,最大的部落,也不過只能整出五六萬的士兵。
現在的匈奴,即使經過分裂,也能夠聚集二三十萬的騎兵。
他們生活在比鮮卑烏丸更加苦寒的地方,也比鮮卑烏丸更加兇狠。
大草原上,趙徽一直都有派人盯著。
不管是鮮卑烏丸,還是匈奴。
至少要保證,像這樣的大軍的消息,要第一時間就送到趙徽面前。
雖然知道匈奴人的大軍在南下,但是趙徽還不知道他們的意圖。
為什么突然就南下了。
在這之前,留在匈奴的人,可是一直都沒有消息傳出來。
匈奴人的大軍真的很不好對付。
他們全都是騎兵,而趙徽手中的騎兵,全部加起來也就五千。
匈奴人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單靠步兵,趙徽很難阻止他們。
趙徽原本準備用來攻打冀州的五萬大軍,已經掉轉方向,離開北平郡。
雖然太史慈手中還有六萬士兵,加上裴元紹手中的一萬,以及其他太守手中的兵力,可以聚集十萬兵馬。
但是如果只憑這十萬人,匈奴人如果不想打正面,根本拿三萬匈奴騎兵沒有辦法。
十萬士兵聚集在太原郡,也就等于放棄了并州其他八郡。
其他八郡的人,將會被匈奴人隨意宰割。
好在并州北面,有長城守護,將匈奴人攔在長城外就好。
太史慈也已經開始調派兵馬,派人守住偏關平型關雁門關。
小股人馬,想要從長城的缺口,翻過群山進偷跑進來,不算難事。
但是大隊兵馬,想要不知不覺的進入大漢境內,幾乎是不可能的。
只要能將匈奴人擋在長城外,匈奴人也就沒了威脅。
憑借長城,十萬大軍絕對能擋住三萬匈奴騎兵。
用來攻打袁紹的五萬兵馬,雖然被趙徽調離北平郡,但只是應對突發情況,如果不是并州危急,這五萬人不會繞過太行山,進入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