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徽這是第二次見到甄宓。
真的非常精致,即使趙徽還沒有成家,也想要有一個這樣的女兒。
“想看書,就不必去上谷書店了。”趙徽對甄榮姐妹二人說道:“上谷書店有的書,這里也都有。”
既然都是印刷,各類書籍,趙徽在薊城也都有收藏。
薊城的書店,雖然比不上上谷書店,但是趙徽的州牧府中的藏書品種,絕對不會比上谷書店少。
現在大漢的書籍品種越來越多,可是也不過只有數千品種罷了。
相比后世,一年就有百萬新書被印刷出來。
大漢現在的書籍還是太匱乏了。
只是這個匱乏也是相對趙徽來說。
對于甄宓徐庶他們來說,在以前他們都不敢想,竟然會有這么多的書,供他們選擇。
就算每天看一本,一輩子都看不完。
對于大漢很多愛書的人來說,第的時候,心中冒出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將這些書全部看完。
然后就鋪在書海中,直到一個月后,蓬頭垢面的他們,才會醒悟過來,現在的書,就算他們用上一輩子的時間,也永遠看不完。
雖然說從民間收購簡牘的數量,已經在大幅減少。
但是趙徽也開始讓人自己編撰圖書了。
出書,在以前,整個大漢沒有多少人敢想。
不是名士名家,要是敢說自己要出書,絕對會被人笑掉大牙。
而就算是海內名士,想要出書,首先也得要錢。
大多名士出書,其實都只是刻錄了一片文章,一般都只有幾百字。
就算多的,也不過只有數千字。
趙徽從民間收上來的簡牘,很少有看到過萬字的。
數千字的簡牘,就是一大箱子,重達幾十斤。
更不要說過萬字的了。
想要出一套書萬字的簡牘,至少也幾百萬錢。
如果再想要推廣出去,就算是那些世家,也沒有這個財力。
但是現在卻不同了,想要自己出書的人,只能買下一疊白紙,輕輕松松就能寫出幾萬字。
出一本十幾萬字的書,也是非常簡單。
特別是對于趙徽的人來說,出書就像是喝水一樣了。
自己寫好之后,在送去印刷就行了。
趙徽不需要他們寫出什么大道理的書。
只是要他們多寫一點,增加書籍的品種數量。
不管是怪誕小說,還是民間傳說、就算是謎語,也都可以出一本書。
負責幽州報紙的林松,就被趙徽逼著,寫了十幾本書了。
當然這十幾本書,林松都沒有署名。
不是他不想成名,而是不敢讓人知道這些書是他寫出來的。
他自認是一個有文化有品德的人,是想成為鄭玄那樣的名士。
但是他現在的能力,還不足以寫出那些有深刻道理內涵的書。
趙徽讓他寫的,全是那些怪誕小說,還有那些情情愛愛什么的。
這些書,若是讓那些大儒知道是他寫的,馬上就會被人用唾沫給淹死。
在這些人眼中,這些怪誕言情小說,就應該全部燒毀。
不過這些書的銷量,卻是比那些經史子集更好。
有人不喜歡,但是卻有更多人喜歡,用這些書來消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