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袁紹帳下的人不好。
一個團隊,確實需要有不同的聲音。
但同時一定要能用最短的時間,把事情確定下來然后所有人,一起往同一個方向沖。
可是袁紹帳下的人,卻不能做到這一點。
他考慮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袁紹的利益。
就算袁紹已經帶著人前往常山,一路上,還是能聽到田豐等人的反對意見。
田豐他們,并沒有因為袁紹的決定,就馬上支持袁紹。
他們都不是輕易就會放棄的人,總是想著要用自己口才謀略來說服袁紹,讓袁紹按照他們的方法來實施計劃。
如果換成曹操帳下那些謀士,荀攸程昱在這個時候絕對是想著如何幫助曹操打贏這場戰斗,即使勝利的希望只有不到一成,他們也不會在說一句打擊曹軍士氣的話。
一切,只會等到戰爭結束后在說。
不能說田豐的計劃是錯的。
因為正常情況下,總是攻擊方比較吃力,防守方可以少出力。
一場持久的戰爭,通常都是對防守方更有利。
田豐不了解趙徽的實際情況,只是以正常情報,來對趙徽的實力進行推算。得出的結果,自然是和正常的戰爭一樣。
只是袁紹在幽州的探子,送回去的情報很是有限。
有的可能還是假情報,田豐就算絕頂聰明,想要以這些情報,推算出趙徽真正的力量,非常困難。
能推算出七八成,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田豐只知道,幽州這幾年糧食產量不錯,但是他卻不知道,冀州的大量糧食,之前都被甄途送到幽州了。
趙徽還通過袁術,在南邊收購了大量的糧草。
這些田豐都不知道。
也是因為不知道,田豐才敢不停的勸袁紹堅守。
如果知道趙徽想打持久戰,田豐就算不想打,也不敢這樣勸袁紹。
還沒到常山,袁紹就受不了田豐各種言語,直接將田豐打發去中山收集糧草物資了。
也沒有給田豐一個準確的數字。
都不是傻子,都知道袁紹的意思。逢紀等人,稍微閉上了嘴巴。
他們不在一直反對袁紹。
袁紹的軍帳內,總算是有一點戰斗的氣氛。
進入常山之后,袁紹差不多將反對的聲音,都壓了下去。
對于自己陣營的問題,袁紹心中也清楚,只是他現在沒有辦法解決。
不是每個人,每個時候,都能壯士斷腕。
袁紹現在還是離不開這些世家的幫助。
趙徽曹操一直打壓世家,可還是要借助世家的力量。
身為世家代表的袁紹,和那些世家幾乎就是一體的,雙方之間難以分割。
袁紹的強大,本身靠的就是這些世家。
而也是因為他優待世家,這些世家才愿意為他做事。
趙徽和袁紹,代表的是兩個不同階級的利益。
雖然世家現在力量更強,可是他們就像是蛀蟲。時間久了,鐵打的基業都會被毀掉。
袁紹雖然壓下了反對的聲音,可是他到達常山后,卻也不是他想打就能打。
除非他愿意主動攻擊趙徽的軍營。
但是趙徽的軍營還在范陽郡。并沒有進入常山郡。
袁紹要主動,反而要率軍進入幽州,攻守方馬上就改變了。
對于袁紹來說,就比較難接受了。
原本以為的優勢,瞬間就變成劣勢。
趙徽的大軍,進入范陽郡,在邊境扎下營寨后,就一直沒有向前推進一步。
幽州冀州之間,有蔻水,易水,巨馬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