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趙徽讓徐晃趙云等人,輪流到城下搦戰。
而袁紹一直避戰,沒有派人出戰。
袁紹自己也是躲在城內的府邸中,沒有在上過城墻。
即使城外罵得在難聽袁紹也不出戰。
而同時袁紹也產生了撤回鄴城的心。
只是他現在離開,常山要交給誰鎮守?
之前袁紹都是讓顏良負責,他也非常放心。
但是現在,在沒有弄明白趙徽放顏良回來的目的前,袁紹已經不敢再將前線的軍權交給顏良。
如果顏良反叛,帶著幾萬人反戈一擊,在配合趙徽的攻勢,完全可以瞬間席卷冀州。
袁紹馬上就要成為喪家之犬。這幾年打拼的一切,都要化為烏有。
在沒有確信顏良可信前,袁紹不敢冒這么大的險。
可是如果不留顏良,讓高覽他們鎮守,袁紹也沒有信心,他們能夠擋住趙徽。
袁紹回去,肯定會帶走一部分兵力,留守常山的兵力數量,將會少于趙徽的兵馬。
正常情況下,守城方,就算是兵力少于攻城方一倍,也能守住城池,問題不是很大。
如果不是趙徽親自率軍,袁紹讓高覽等人負責,也沒有太大的關系。
雖然在言語上,袁紹一直蔑視趙徽,可是在心中,袁紹已經一點都不敢小覷趙徽。
就算他親自坐鎮在此,袁紹都有很大的壓力。
顏良的傷勢好了很多,本來就沒有傷到要害,不至于要一直躺在床上。
聽著城外的罵聲,顏良很想出戰可是嘴巴蠕動了一下,終究還是沒有發聲。
他身體沒有受傷前,都不是典韋趙云的對手,現在身上的傷,還沒有完全好,出戰只能讓他再被人俘虜一次。
那個時候就算趙徽不殺他,他也沒有顏面再回袁紹這里了。
“吾欲退回鄴城,諸位認為誰可鎮守常山?”袁紹問道。
沮授道:“可讓顏良駐守常山。”
袁紹道:“顏良傷勢還未痊愈。”
逢紀出列道:“主公,不必急于一時,我還有一計。”
袁紹本來已經不報希望了,見逢紀還有計謀,于是問道:“你還有何計?”
雖然逢紀之前的幾個計謀,全都失敗了。
但是袁紹還是愿意聽聽逢紀新的計謀。只是在心中打定主意,如果逢紀這次的計謀,沮授還是反對的話,那么他也就放棄執行,還是老老實實退回鄴城。
這一次,必須要沮授等其他謀士也都同意,袁紹才會考慮。
逢紀道:“可讓王家人,假意投降趙徽,和趙徽里應外合,誘騙趙徽前來攻城,到時候先打開城門,放趙徽進來,等趙徽進城之后,在把城門關上。”
后面的話,逢紀也不用說了。
城門一關,進城的人插翅難飛,只能任由袁紹處置。
“諸位,以為此計如何?”
袁紹朝沮授辛評等人問道。
沮授道:“此計可以一試。”
辛評本來想說點其他,但見沮授同意,于是跟著點頭道:“就算失敗,主公也不會有損失。”
此計是讓王家的人假裝歸降,配合趙徽,奪取常山。
趙徽如果信了,進城之后幾乎是必死的局。
而趙徽如果不信,識破了此計,那么就不會進城,袁紹也不會有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