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徽的話,一直在他的腦中環繞,揮之不去。
“難道我王家,真的要被滅了?”
王恒自己死,他不怕,但是從小在家族中長大,家族的觀念深深的刻在他的思維中。
家族的利益,永遠在王恒個人的利益之上。
他不在乎是誰當皇帝,也在乎誰是州牧。
他只在乎王家能不能一直是常山的王家。
千世萬世,不管風云如何變動,只要王家能夠一直存在。
王恒不敢賭。
三天時間一過,當趙徽再次站到他面前的時候,王恒說道:“我需要先寫一封信回去。”
“沒問題。”
趙徽讓人送來筆墨紙硯。
王恒當著趙徽的面,很快就把信寫好了。
這封信,當不當趙徽的面寫,其實都一樣。
就算他背著趙徽寫,趙徽也還是會知道信中的內容。
王恒在信中,并沒有提到要汪沆配合趙徽,打開城門。
只是在信中提到,他這三天里看到的。
同時詢問如今城內的情況。
他現在所知道的,全是趙徽告訴他的,王恒不能判斷,趙徽說的是真還是假的。
即使看到了趙徽的實力,王恒也沒有貿然答應趙徽。
除了這些之外,王恒也在信中,報了個平安,讓自己的父親不用擔心自己,他現在過的很好,趙徽沒有為難他。
趙徽確實沒有為難他,除了之前被綁住外,趙徽沒有對他用刑,也沒有餓著他。
王恒將信交到趙徽手中,趙徽拿去給郭嘉徐庶看了一遍,然后派人送到城內。
雖然城門緊閉,但還是有辦法和城內聯系。
城內早已有趙徽的探子。
只需要等到晚上的時候,將信掛在箭矢上,然后射進城內。
只要箭矢落的地方,不要偏差太大,基本不會有問題。
趙徽也可以派人,在夜里悄悄爬上城墻,進入城內。
常山郡城的城墻,有五丈高。
但是利用鉤索,還是比較容易就能爬上去。
晚上,城墻上雖然有士兵站崗,但是十幾丈內,基本只有三五個士兵負責。
人多動靜大,容易被發現。
但是只一兩個人,動靜小,還是能夠瞞過城墻上那些站崗士兵的耳目。
這封信,趙徽是讓人攀上城墻,送進去的。
畢竟用箭矢,還是會出現意外,萬一被袁軍撿到,可能事情的發展,就會走向另一邊。
在好的計謀,如果被敵人知道,也就一點用都沒有了。
如果敵人將計就計,那么自己這邊還可能要承受巨大的損失。
派人親自翻過城墻,就算被發現,也能在被殺之前,先毀掉密信,保證計劃不被泄露。
送信的是馬友良。
鉤索掛到城頭上,他雙手抓著繩索,雙腳踩著城墻,靈活的就像是一只猴子。
五丈高的城墻,只是幾個呼吸,就爬到上面。
躲過站崗士兵的視線,又利用鉤索,從另一頭滑到城墻里面。
然后繩索一抖,鉤爪松開墻體,被收了回來。
馬友良的身體融進夜色中,朝王家靠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