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石的的糧草,典韋等了一天,讓人帶回薊城。
他他自己則是帶著兩千騎兵,繼續跟在公孫瓚的大軍后面。
他將會親眼看著公孫瓚去了冀州。
不給公孫瓚一點機會。
公孫瓚確實是想走一段路,脫離了趙徽的視線后,就轉道往北,他要去上谷軍郡,要去趙徽發家的地方。
當初趙徽可以從這里崛起,他就算不行,也要惡心死趙徽。
但是現在典韋帶著兩千騎兵跟在后面,公孫瓚根本沒有機會。
如果沒有典韋跟著,就算附近有趙徽的探子。
公孫瓚也可以悄悄分出一部分兵力,躲藏到山林中。
剩下一部分人繼續南下迷惑趙徽。
但是現在,公孫瓚的計劃泡湯了,典韋親自跟在后面,距離他不過五里。
公孫瓚找不到一丁點的機會。
就算是晚上宿營的時候,典韋和公孫瓚的大軍距離更近,緊隔兩里。
典韋不怕公孫瓚敢半夜偷襲。
就是緊貼著他的大軍。
對此公孫瓚沒有辦法,就算他真的非常幸運的滅掉典韋這兩千人。
可是他后面將會迎來趙徽的大軍。
公孫瓚沒有信心面對。
還有什么辦法?
每天公孫瓚都在想,可是只要典韋還在,他就沒辦法做任何小動作。
除非是將典韋調開。
但是用什么辦法引走典韋?
典韋已經擺明了,就是告訴公孫瓚,他就是來監視的。
不是公孫瓚想要引走,就能引走的。
而且公孫瓚現在在幽州,沒有其他力量。
他現在能用的,就只有眼前這一萬七千人。
而這一萬多人,全都在監控中。
公孫瓚毫無辦法。
他就是想讓大軍走慢一點都不行。
糧草就這么多,走的慢了,還沒到冀州,所有糧草就會全部耗光。
而且也會讓典韋更加懷疑。
看典韋現在的態度,是絕對不會在多給他一點糧草。
這里是幽州,公孫瓚也不敢去強搶百姓的食物。
糧草沒了就是沒了。
他每天都要按照正常的速度前進,甚至還要稍微加快一點速度。
公孫瓚很希望來一場漂泊大雨,最好是連續下半個月,他就有借口停下了。
可惜雨季已經過去了,他一路向南,每天都是晴空萬里。
天上不見一朵烏云。
夜晚的時候,偶爾會有連綿細雨,可是當天亮的時候,雨就停了,而道路也干了。
并不會影響大軍前進的速度。
薊城。
牽招也已經知道大軍被公孫瓚給帶走了。
他來到州牧府,請求趙徽幫助。
兩萬大軍,就這樣被公孫帶走,他還沒有什么臉回去見袁譚。
他那天晚上,就該直接殺死公孫瓚的。
恨自己為什么要留手。
為什么聽了公孫瓚的幾句話,就心動了。
他還是太小瞧公孫瓚了。
即使公孫瓚已經有兩年,沒有出現在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