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徽也知道這一點,如果沮授愿意歸降,早就歸降了。
只是他心中還有一點幻想,希望沮授能夠想明白。
冀州有什么好的?
為什么一定要去冀州?
“主公,華先生求見。”
趙徽他們還在商量,沮授田豐能否歸降的時候,華佗卻是過來求見。
“草民拜見州牧大人。”
“不知華先生有何事求見?”
“袁紹已死,草民留此已無用,今日前來向州牧辭行。”
華佗原本是想袁紹死后,就直接離開的。
但是趙徽畢竟給他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華佗認為,自己要走,還是要當面和趙徽辭別,表示尊敬。
如果是其他諸侯,華佗早就在袁紹死的那一天就不告而別了。
因為是趙徽,他特意等到袁紹安葬后,才過來辭行。
“先生這就要走嗎?”趙徽道。
“華先生來幽州數月,卻還未見過幽州風土,先生何不多留兩日,讓奉孝帶先生在幽州走走。”
華佗心中感激趙徽,卻是沒有拒絕,道:“多謝州牧抬愛。”
反正就兩天時間,他還是等得起。
他也沒有什么急事,不過就是再從北方走到南方。
救治一路上看到的病人,在山中尋找各種草藥,尋找適合的傳人。
他雖然不在年輕,但是身體很好,至少在活個三十年都沒有問題。
等華佗下去之后,趙徽和賈詡繼續商討要怎么收服沮授田豐。
對一這兩人,其實用計什么的,都不會有太好的效果。
兩人只要一想,基本都能猜到,除非是兩人本就有臣服之心,就會順勢而為。
不然根本沒用。
趙徽當初可以離間顏良和袁紹。
但是卻無法用在沮授田豐身上。
而且現在袁紹已經死了。
賈詡道:“如今只好挑明了問,只給他們兩個選擇,要么臣服,以后為主公效力,要么就把他們安葬在袁紹墳墓邊上。”
在趙徽這里,賈詡待的很輕松,他是什么話都敢直接說。
不像當初跟隨董卓的時候,很多時候他都不敢站出來。
后面輔佐李傕郭汜的時候,他后面幾乎不再參與李傕郭汜之間的事情。
賈詡最擅長的就是保命了。
不管是在誰的手下,賈詡從來都不會得罪人。
更不會像田豐沮授這類,天天反對主公的決定。
賈詡最多就是給個建議,如果董卓不同意,賈詡也不會死諫。
賈詡效忠過的對象,就沒有一個看賈詡不爽的,都非常重視賈詡。
但是在趙徽這里,賈詡改變了。
接觸的越久,他越了解趙徽。
只要他自己不放錯,趙徽就不會懲罰他。
而且他看出來,趙徽更喜歡那些堅持己見的人。
喜歡那些在緊要時候,可以站出來的人。
而不是一直躲在人后,不敢承擔責任。
賈詡也是有什么就說什么,只要他說的話,不是為了一己私利,就算是錯誤的,趙徽也不會怪罪他。
是人,就不可能不會放錯。
趙徽從來不怕手下的人放錯,而是怕放錯,而不敢去做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