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太公平”
在腦海中將大賽相關信息處理之后,橘枳給出這樣的評價,這個賽制真的非常有問題,不知道是oe全國大賽委員會里哪個奇葩想出來的
自行組織參賽隊伍的話,隊伍的人數是在七人到十人之間,除了七名正式隊員,其他幾人都是替補。
如果是官方組織組隊的話,從個人賽中選拔出來的七十人組成的七支隊伍都是沒有替補的,這怎么說
有沒有替補還是其次,關鍵內容在于隊伍的職階配置問題,不說團體賽方面,在官方依照個人賽前七十名組織出來的隊伍里,職階配置肯定是不合理的。
從封王戰役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來苗頭,個人賽中,操作難度更高些的劍戰、槍戰等的物理系輸出狂戰是非常難出頭的,這種職階都是玩得好就很強,玩得差就“菜的摳腳”。
因為是個人選拔的緣故,封王戰役的前三十名里還給人花樣百出、品種齊全的感覺,但到了后七十名里,使用魔法輸出的魔咒師、魔武師、魔戰在數量上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
可以說,在全體oe玩家中抽取樣本比例,超過七成的玩家在與魔法掛鉤的職階上可以釋放出更強大的戰斗力,魔法簡直可以成為“強大”的代名詞。
這也就意味著,全國大賽個人賽的前七十名里很有可能一半以上是魔咒師、魔武師,然后形成的十支隊伍里也是魔法系占了大頭,這和其他職階齊全的隊伍相比可是弱了相當多。
當隊伍里的魔法輸出單位數量過頭時,很正常地會讓隊伍的近戰能力削減,在面對刺客系的突襲時,一個個都像是紙糊的,而且重復疊加的魔法效果甚至會對隊友造成傷害,影響戰斗。
最要命的還是魔法本身的延遲,魔法能釋放出來那就沒話說了,但還沒釋放出來時就被人打斷了,或者說釋放延遲導致傷害效果沒打在敵人身上就被強行抵消掉,釋放魔法就成了白費力氣、徒勞無功。
“我也會這樣認為的”
都是在oe里“混跡多年”,王瀟自然深諳此道。
“如果讓我們的隊伍遇上一支這樣職階失衡的隊伍,取勝應該不成問題。”
作為刺客女王的王瀟說出這句話來,可能在oe里沒人敢反駁,尤其是魔法系,畢竟刺客是魔法的克星
oe里的魔武師和魔戰雖然取了法師和戰士兩者的均衡,但由于轉職等級比較高,他們也就在物理抗性上比法師優勢了那么一點,在像王瀟這種刺客輸出面前,也都是紙糊的。
橘枳對蘇以樂說過,在oe里,魔武師才是最有發展前途的職階,這話不是開玩笑,因為這是建立在轉職前將法師職階的屬性配置到完美狀態,再轉職成魔武師,繼續以優勢傾向配置屬性點,最終達到完美,就像是一些修仙中形容的“魔武雙修”的感覺。
“既然你這么有自信,那我就提前祝你取得好成績”
“那就借你吉言啦”
“嗯,你們是在哪個賽區,淘汰賽的對戰情報出了嗎”
“我們是南賽區,淘汰賽的名單是中央系統當場生成,隨機匹配隊伍,進行隊伍間的對抗,勝者晉級,敗者淘汰,而全國的參賽隊伍有兩千多支,分配到賽區也有四五百支,所以研究對手情報就沒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