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和你一樣,這孩子多半遭受的是聽覺暗示,我們就從聽覺暗示做起吧”
“好。”
讓小藍心躺在一個無限接近于醫院里做ct掃描的機器里,橘枳給她戴上監測腦電波狀態的頭盔。
正常情況下,人的腦電波有四個不同的波段。
波,頻率在812hz,這是人處在放松狀態下的腦電波頻率。
β波,頻率在14100hz,這是人日常處在清醒狀態下的腦電波頻率,這里頭還可以細分為1216hz、1632hz高波、3335hzk復合波、35150hz超高級β波,此處暫不贅述。
θ波,頻率在48hz,這是人處于睡眠初期的腦電波頻率,在完全清醒到深度睡眠的過渡階段。
δ波,頻率在054hz,這是人處于深度睡眠狀態下的腦電波頻率,這時候的人對外界發生的變化幾乎完全失去感知。
而反應在小藍心大腦中的電波頻率自然是鎖死在054hz之間,甚至是13hz之間,正是這樣的腦電波狀態讓她處在這種不對外界刺激做出任何反應的狀態。
在醫院檢查時,醫生也發現了在小藍心身上這種幾乎詭異的現象,對策之后,他們只能將這個歸結在重度自我心理封閉上,重度自我心理封閉患者確實會表現出這種狀態。
而且,對于非心理學研究方向的醫生來說,心理暗示這種東西基本上不會被列入考慮對象的行列中,其一是他們本身就不懂,其二,這種話說出去,患者家屬怎么可能會相信
“好,臭小子,給她戴上耳機,待會注意觀察腦波變化。”
“好。”
在橘枳給小藍心戴上耳機,周老開始從聽覺上用頻率波動刺激她的大腦,看看聲音頻率是不是刺激反應源。
聲音頻率從每秒05次也就是05hz不斷往上增加,當增加到大概2500hz時,藍心那樣一直幾乎保持平滑的腦電波終于出現波動。
見此,周老馬上將音頻裝置關掉,和橘枳對視的他看到了橘枳眼中的欣喜味道。
他們猜對了,對方的暗示方式就是聽覺暗示,而且非常惡毒地使用了頻率在2500hz以上的聲音對藍心進行暗示。
對人體可以感知到的聲音頻率在2020000hz,高于20000hz的叫做超聲波,低于20hz的叫做次聲波。
而在2020000hz的區間里,20005000hz的聲音是人最難以忍受的,這其中就包括廣為人知的刀子刮玻璃和指甲刮黑板的聲音,這難以忍受的原因就包括這種頻率的聲音對人的聽力是有傷害的
這就是為什么藍心的腦電波出現變化后,周老沒有繼續測試,以便取得更加明確的結果,而是直接關掉發聲設備。
為了達到暗示效果,使用這種頻率的時間一定要長,一旦將藍心的聽力能力毀掉,解開暗示就基本上不可能
既然如此,那組織的人為什么不在暗示結束后通過暴力手段,比如說刺穿耳膜,毀掉受害人的聽力能力,以防暗示被解開
原因很簡單,耳膜完全破損的人也不會徹底失聰,還是通過其他方式聽到聲音,但由長期的高頻率聲音帶來的聽覺傷害是會直接作用到腦部聽覺神經,造成永久性失聰的
通過簡單暴力方式讓孩子永久性失去聽覺是做不到的,那自然沒有執行的意義。
況且,送進去當試驗品的孩子基本上不會有幸存下來的,能不能聽到聲音就不重要啦,畢竟人都死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