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半個月的清理,瓦埃勒到西蘭島的這段海域上,商船全部被聯合艦隊搶光,漁船也被嚇得不敢出海。這種情況下,登陸的時機成熟了
按照艦隊的偵察,發現西蘭島正對瓦埃勒的方向上,有一個叫凱隆堡的沿海小城,也是西蘭島西北地區重要的港口。如此接近,如此方便,聯軍自然選擇把登陸的地點放在這里了。
為此,聯軍出動了120艘船用來運輸大部隊。這120艘船里,有30艘分明就是從丹麥人那里搶來的商船。
在50艘戰船的護航之下,另外40艘戰船和30艘丹麥商船,開始了運輸。因為需要運輸很多人員、馬匹和火炮,所以,運輸的壓力還是挺大的。
而且,為了補給線的安全,馬林還特地留下了2000東弗里斯蘭正規軍,保護瓦埃勒城,避免大軍離開后被日德蘭半島上的殘余丹麥軍隊搶走。
因為在攻城戰里沒啥作用,這2000守衛瓦埃勒的軍隊里,有1000人,正是那從條頓國招募的槍騎兵。
有著2000軍隊在,日德蘭半島上的殘余部隊,鐵定是打不下瓦埃勒的。即使他們想切斷聯軍的補給線,也得問問那1000武藝高強的槍騎兵樂意不樂意。
另外27萬多大軍,則分批乘船,從凱隆堡港口登陸了
說起來凱隆堡的守軍也是憋屈,因為城里只有200守軍,雖然看到大量敵軍登陸,他們卻只能看著,不敢出城攻擊。因為,實力懸殊太大了
聯軍第一批登陸的,就有1000將士,包括部分騎兵。凱隆堡的將士全殺出來,也打不過第一批登陸的將士。甚至,凱隆堡派出去求救的信使,都被第一批登陸的騎兵給截殺了。
無奈之下,凱隆堡的守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聯軍悠閑地在凱隆堡港口登陸、列隊,并分配物資。
等到馬林帶著炮兵部隊登陸后,凱隆堡的好日子就到頭了
凱隆堡畢竟是重要的立足點,是補給線上的重要一環。于是,等重炮被拉上來后,馬林就指揮軍隊轟擊城門了
而且,因為靠近海邊,這次馬林直接從前來護航的東弗里斯蘭戰船上,拆下了10門長管重炮,炮彈初速更大,威力更足
在十幾門短管重炮和十門長管重炮的聯合轟擊下,凱隆堡的城門很快被轟塌了。是的,轟塌了,都沒用爆破隊出馬。
大軍一擁而上,很快制服了早就被嚇尿的城里守軍
接下來,馬林下令大軍進行了修整。同時,他派出兩百名偵察兵,一人雙馬,四處出擊,專門截殺任何騎馬奔向哥本哈根方向的當地人。
處心積慮之下,一直到第二天大軍出發,當地人都沒能把情報送到哥本哈根那邊去。
而此時,丹麥君臣,正在給哥本哈根城全面更換大鐵門呢
經過哥本哈根城的鐵匠們的共同努力,丹麥人制造出了又厚又重的鑄鐵城門。只是,這種城門,非常難以搬動。一般而言,都是在城門附近開鑿模具,然后現場澆鑄的。之后,再出動大批人手,把鑄鐵城門豎立起來,安到城門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