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說,金帳汗國的官方語言,應該是蒙古語的。但是,隨著金帳汗國和東歐當地人的融合,漸漸地突厥化了。官方語言,也從蒙古語,漸漸變成了后期的韃靼語,也就是華夏說的塔塔爾語。
克里米亞汗國的官方語言,自然也是韃靼語,馬林學會韃靼語,正好可以用來和克里米亞人交流。
塔格法赫特和海森伯格都無話可說了,面對連韃靼語都懂的“學霸”馬林,他們無話可說。而他們推薦的兩個手下,雖然能說會道,但卻不懂韃靼語啊。原先,他們打算去條頓國那邊看看,是不是雇傭一個會韃靼語的人才的。畢竟,條頓國和東歐各國來往密切,而且也是德語國家。在那里,應該可以找到相關語言人才的。沒想到,馬林這個“學霸”跳了出來,身為大貴族和大將軍,居然說自己會韃靼語,這算不算跨界
兩個被各自大議長推薦的年輕官員也很慚愧,沒想到,他們暗中瞧不起的“莽夫”馬林,竟然學霸如斯,在語言上可以壓他們一頭誰叫他們不懂韃靼語這個冷僻語種呢
就這樣,馬林作為正使的身份立刻被確定了,而呂貝克和漢堡推薦的年輕官員,則作為副使,一同出使克里米亞汗國。一方面,這兩個年輕人需要全程監督過程,好回去匯報;另一方面,兩位大議長,也希望兩人虛心地向馬林學習學習。畢竟,能被兩位大議長看重,他們本身也是很有水平的人,是兩個城市重點培養的年輕官員。
接下來,馬林和兩位大議長,聯合書寫了一份外交文書,交由馬林帶上。至于金幣,則先從前線部隊繳獲的金銀錢幣里拿,然后兩個城市再補齊。
當然,去克里米亞汗國要先經過立陶宛大公國,而立陶宛大公國也是三家拉攏的重要對象。所以,三人又起草了一份外交文書,用于馬林帶隊拜訪立陶宛大公國。如有可能,說動立陶宛大公出兵,也是不錯的。當然,據說現任立陶宛大公亞歷山大是個軟蛋,想要他主動出兵,有點困難。但如果克里米亞率先出兵,跟在后面撿便宜,這廝應該還是懂的。
而且,和立陶宛大公會晤后,對方即使不出兵,但給使團開具通關文書,保證使團在立陶宛境內暢通無阻,卻是沒啥問題的。
要知道,立陶宛大公國目前還算強大,還控制著烏克蘭大部分地區,直接連接著克里米亞汗國。只要通過立陶宛大公國,就到了你克里米亞汗國境內了。
而因為馬林身份特殊,自然不能像普通使團那樣配備有限的幾個護衛。為此,施瓦茨特地挑選了精悍的100名黑衫騎士,外加紹爾的100偵察兵,作為隨行的護衛。
紹爾的偵察兵,此時都配備了望遠鏡,偵察能力非常強大。想要伏擊馬林所在的隊伍,很難成功。而且,這100偵察兵,在夜間也會放出暗哨,防備敵人夜襲。如此,可以充分保證馬林出使途中的安全。
至于那100黑衫騎士,專業擅長打擊追殺的板甲騎士和步兵。雖然對上韃靼弓騎兵未必有優勢,但拖住敵人,讓馬林逃跑,還是沒啥問題的。
準備就緒后,馬林就帶著兩位副使和200手下登船出發了。他們都沒有帶馬,因為馬匹裝船運輸非常不方便。所以,船隊只裝人和10萬金幣。等到了條頓國首都哥尼斯堡,馬林完全可以向條頓騎士團大團長菲利普這個盟友借幾百匹馬用一用。而且,哥尼斯堡到立陶宛大公國首都維爾紐斯,也不是太遠。這條路,正好很順。
如果向菲利普大團長多借每人兩匹馱馬的話,一人三馬,趕路應該很快。一行人里沒有婦孺,也沒有上了年紀的人。即使呂貝克和漢堡派來的兩個年輕文官,也是擅長騎馬的。一人三馬,加緊趕路的話,再遠的距離也是可以用比較快的速度抵達的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