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法國人為了和交好的印第安部族建立良好的關系,甚至會讓年輕的雇員,娶印第安酋長的女兒為妻,以加強和印第安部族的聯系。
但實際上,這些年輕的雇員,在歐洲都是有老婆孩子的。他們娶印第安酋長的女兒為妻,不過是拉攏印第安部族的手段而已。
同時,這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因為老婆不在身邊,也需要一個女伴發泄多余的精力。而且,這些土著妻子,將會成為法國人和印第安人之間最好的貿易橋梁。
后來,這些法國青年和當地土著酋長們的女兒生下的孩子,成了一個特殊的族群梅蒂人。
可以說,法國人在北美的殖民手段,是非常高明的。他們拉攏當地的一些部族,讓他們為自己獵殺動物,獲取毛皮。這些毛皮,賣到歐洲,能換來巨大的利潤。早期的時候,一張海貍皮,賣到歐洲,能獲得200倍的超級暴利。即使到了后期,利潤也是很高的,能有小幾十倍的暴利。
教授認為,法國人的手段,比英國人高明。但是,法國人最后,輸在了沒有安排足夠的移民來占領美洲這一方面。
而英國人為何能在這方面超過法國,并完成了對北美十三州的占領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英國在國內大搞圈地運動,產生了以萬計的失地農民。除了少部分被紡織工坊吸收了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成了流民。
而流民,是一個國家動亂的根源。堂堂大明帝國,最后就是被北方的流民給整垮了的。就是后世80年代初,因為知青返城,也給當時的華夏帶來了巨大的混亂。為此,太宗不得不祭出“嚴打”的大招,殺了很多混混,才讓社會穩定下來
英國人比較狡猾,既然國內流民那么多,那么,我們不如把他們送去北美開荒吧
然后,失地農民、清教徒和罪犯,三種在英國國內不受待見,還容易引起社會矛盾的群體,紛紛被英國當局送往北美東海岸,大搞殖民開荒。
雖然,英國人的殖民手段比較粗暴,沒有法國人高明。但是,靠著堆人口,愣是取得了比法國人輝煌得多的成就。
而且,在移民的過程中,英國人來者不拒,不僅接納本國移民,還接納其他歐洲國家的移民。比如,德國移民就大量被接納了,還有愛爾蘭移民、法國移民和荷蘭移民等。移民的大量到來,也加速了北美的開發。
不過,從長久來看,因為移民成分太復雜,導致移民們對英國王室的向心力不強。而這,也給后來北美獨立戰爭埋下了禍根。
法國人不是手段不夠高明,而是因為,法國國內穩定,沒有那么多流民。因此,法國人不能像搞“圈地運動”的英國那樣,搞出那么多流民來。所以,法國人的高明殖民手段,被英國人的堆數量的粗暴辦法,給碾壓了
馬林既然知道這些問題,于是,他決定,結合英法兩國的特點,走自己的路線。
至于怎么搞前期自然是學習法國,搞貿易擴張模式,利用一批印第安土著部落,去攻打別的部落。
另外,除了收購毛皮,馬林還打算用吸引印第安人的歐洲貨物,鼓動印第安人去伐木,用木材來交換。比如,馬林需要大量的橡木,完全可以和印第安人換,讓印第安人自己去伐木。
等到印第安人在海邊砍伐了大量的樹木后,馬林再給他們武器,支持他們向內陸進軍,去搶奪別的部族的地盤。而原先海邊的地盤,則就成了馬林的殖民地
同時,馬林會在德意志,組織大量人口移民北美,占據這些海邊殖民地。當然,也會讓泰勒主教派出能忽悠的弟子,“教導”這些移民,要效忠自己,免得殖民地搞獨立
這樣,長期以往,馬林將通過貿易,鼓動印第安人伐木和爭斗,然后空出海邊土地的方式,完成對北美沿海地區的占領。至于內陸地區還是等后輩們來完成吧。畢竟,他不是神,又沒有那么多移民人口,很難一下子完成對北美全部土地的占領的。能夠先占領沿海,劃定地盤,就算不錯的了主要是,德意志人口總共才1200萬人的樣子,美洲這么大,就算把全部德意志人移民過來,最多也只能占領北美東海岸,更別說那些內陸的地盤了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