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法國和蘇格蘭只是想讓英格蘭內亂,不是真的想支持愛德華登上王位。因此,亨利七世才沒有受到強大的壓力。
如果,法王路易十二生下了王太子,再和愛德華之女瑪格麗特結了親。那么,馬林可以肯定,法國肯定會想辦法弄死愛德華,然后擁護小瑪格麗特成為英格蘭年幼的女王。畢竟,瑪格麗特若是和路易十二那個還不存在的王子結了親,以后英格蘭就是路易十二孫子的了。
至于法國海軍比英國弱那是因為法國志不在海上。若是看到了統一英格蘭的希望,以法國的財政實力,弄一兩百條戰船,還是很容易的。只要能打敗英國海軍,法國陸軍擼死英國陸軍是毫無壓力的。
而一旦法國和英國合并,那么,英吉利海峽,就是法國人的內河了。到時候,馬林還搞個的大航海啊直接被人卡脖子了。
后世的德意志,不就是想擴張,卻被英國海軍給卡脖子了么所以,德意志要走向世界,可以不打敗法國,但必須弄下英國。否則,等英國海軍崛起了,德國人還是安靜低呆在歐陸和法國互爆那啥菊花吧或者,向東和毛子互擼反正都挺悲催的
當然,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爭霸意大利,其實也是一條出路。只是,哈布斯堡王朝南下意大利太遲了,都19世紀了。那時候,民族注義已經興起,意大利也難弄了
雖然意大利是戰五渣,但奧地利也好不到哪兒去,是戰六渣。被法國一干涉,奧地利就慫了。
英國是如此地重要,路易十二能不能生出王子也很重要。因此,馬林放棄了往西班牙王宮摻沙子的打算,而是專攻法國那邊。
席間,斐迪南二世忽然提到了自己的小女兒凱瑟琳公主的事情。說起來,凱瑟琳公主也是個倒霉蛋。原本是嫁給亨利七世的長子亞瑟的,可是,婚后幾個月,亞瑟王太子就病逝了。根據后世歷史學家的推測,亞瑟應該是被弟弟亨利八世給毒死的。不然,亨利七世也不會逼迫亨利八世和凱瑟琳公主訂婚,以保持和西班牙的盟友關系。
馬林讀過這段歷史,知道在亞瑟王太子病逝后,亨利七世軟禁了凱瑟琳公主,不讓凱瑟琳公主回國,逼迫其和亨利八世訂婚。但亨利八世此時還很小,1502年的時候,才11歲啊
11歲的亨利八世就敢毒殺哥哥,而后世英國史學家都相信是亨利八世出手的。畢竟,其他人都沒有動機。可見,亨利八世這廝從小就不是好東西。至于后來幾次更換王后,一言不合就殺妻,那就不奇怪了。
據說,亨利七世還讓人毒打凱瑟琳公主,逼迫其和當時只有11歲的亨利八世訂婚
想到這里,馬林眼珠子轉了轉,就把史書上傳說的阿拉貢的凱瑟琳的悲慘遭遇,和斐迪南二世說了,當然,加上了“據說”的前綴
“什么他們怎么敢”斐迪南二世聽說女兒遭遇這么慘,頓時怒了。雖然,他是個無情的政客,只關心兒子。但是,女兒被人如此欺辱,身為父親,還是一個強國的國王,斐迪南二世感到臉被打了,而且打得很疼
于是,斐迪南二世氣呼呼地走了,打算派人去英國打探一下詳情。而馬林則提醒斐迪南二世,最好派間諜,而不是外交官。因為,外交官是明面上的,容易被英國人糊弄過去。只有間諜,才會打探出真實的情況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