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對歐洲影響極大的幾次政治聯姻,也是伊莎貝拉一世做出的決定。比如,和葡萄牙的聯姻,差點讓伊比利亞半島實現統一。而和奧地利的聯姻,在原本的歷史上,出現了一個橫掃歐洲的怪物神羅和西班牙的聯合體,一個吊打全歐洲的存在
只可惜,神羅和西班牙的聯合,只在查理五世時期存在,等到查理五世去世,兩家就分開了。不然,這個強大的王朝,將會繼續吊打全歐洲的。
當然,這也難怪,原本歷史上,查理五世本來也想把一切都傳給自己的兒子腓力二世的。可惜,神羅的那個諸侯們不干啊
要知道,查理五世時期,要不是因為和法國人爭霸,以及和奧斯曼土耳其硬撼,加上宗教戰爭,消耗了查理五世太多的精力,沒準,查理五世都能把德意志的大諸侯們都給收拾掉,然后建立世襲的哈布斯堡德意志。
出于對自己權柄可能被剝奪的擔憂,德意志的諸侯們果斷選擇了查理五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作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強行拆分了西班牙帝國和神圣羅馬帝國的聯合體。
正是因為德意志諸侯們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拆分了這個強大無比的聯合體。此后,無論是西班牙,還是神羅,都再也沒有吊打法國的實力了,反而被法國割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
曾經,馬林看到法國人都德寫的最后一課,還感動過。但實際上,阿爾薩斯從來都是德語為主的地區,即使到了21世紀。都德描寫的所謂阿爾薩斯人被迫放棄法語而改學德語的情況根本不存在。因為,當地人都是講德語的。除了外地移民來的法國人,才會像書里描寫的那樣想。但是,這樣的人在阿爾薩斯是非常少的。所以,都德的最后一課,實際上是一篇很不要臉的政宣文,完全就是在胡扯。
而偏偏,咱們的語文課本上,把這篇文章還當成了經典好吧,不管是翻譯者胡適,還是選這篇文章上語文書的人,可能都對法德兩國的歷史不大了解,所以才把這篇課文當成了好文。
當然,這也和德意志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戰敗有很大的關系。法國人是勝利者,當然賣力地宣傳他們的思想。就像當年如果日本勝利了,也許咱們學校課本都是描述“大東亞共榮圈”了
伊莎貝拉一世的駕崩,代表著西班牙開拓進取心的死亡。斐迪南二世雖然有才華,但眼光不長遠,糾結于意大利地區的爭霸。
至于現在還活著的胡安王子,平時就和斐迪南二世比較親。當然,也受斐迪南二世影響很大。其結果就是,胡安王子貌似也對歐陸問題比較上心
而胡安王子的妻子瑪格麗特,雖然很有才干,是個女強人。但是,她的心,還是很偏向奧地利的。所以,她也會鼓動胡安王子幫助奧地利和法國人對掐的。
馬林和胡安王子打過交道,發現這個人脾氣隨和,但沒什么主見,很容易受到父親和妻子的影響。所以,等斐迪南二世掛了,胡安王子肯定就是下一個唐高宗李治一個被妻子左右的君王
當然,現在伊莎貝拉一世駕崩了,很快,胡安王子就會加冕成為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國王了
伊莎貝拉一世去世后,西班牙將會迎來父子共治的局面,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