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使用棍棒訓練的話,雖然確實更貼近實戰,可更容易受傷也是個大問題。畢竟,棍棒的打擊力,比拳頭兇猛多了。
而且,按照馬林的設想,棍棒訓練,也不是用來砸的,而是用來捅的。具體的,就是模擬戰場上長矛的作戰訓練方法。
這樣一來,大家經常用棍棒模擬長矛進行群毆訓練的話,實戰水平會提高一大截。只是,用木棍捅,即使沒有槍頭,也很容易受傷的。
要知道,平常人打架,即使拳頭打在胸膛上,尤其是小腹上,也是容易出事的。被硬邦邦的木棍捅在肚子上,更是不得了。要是被木棍捅在臉上,也絕對好不了
這么搞,訓練時就出現大量傷亡了,誰特么還樂意訓練啊也因此,薩卡拉才選擇讓手下赤手空拳進行群毆的,沒敢讓他們抄家伙
馬林想了想,覺得薩卡拉的擔憂是有道理的。而且,自己配發給薩卡拉的裝備,也很簡陋。倒不是馬林沒錢賠給薩卡拉好武器和好裝備。而是因為,薩卡拉是以一個叫“摩根商會”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商會的雇傭兵為公開身份的。既然是商會護衛,肯定不能裝備精良啊。不然,會被人懷疑的。因此,馬林才沒給薩卡拉太好的裝備。
而馬林麾下的本土的軍隊則不同,馬林本土軍隊里,前三排的步兵,都是裝備了胸板甲和帶面罩的頭盔的。
如果穿上了胸板甲和帶面罩的頭盔,再練習用木棍互捅,安全度是很高的。
而且,為了增加安全度,馬林還決定,訓練時,所用的木棍,頭部纏上多層麻布,使得木棍頭更加柔軟。即使被捅到,傷害能力也被大大地降低了。
至于如何判定勝負,這個就很容易了
馬林決定,在群毆武斗訓練時,所有參加群毆訓練的人,除了船上胸板甲,帶上有面罩的頭盔,胸板甲外邊,還會罩上黑布馬甲。
為什么要罩上黑布馬甲因為對手的木棍頭部,充當“槍尖”的部分,也抹上了石灰粉啊
抹了石灰粉的木棍頭部包裹亞麻布的地方,若是通道黑布馬甲上,會留下很顯眼的白色斑點。捅到對手的哪里,一目了然。
統計成績的時候,裁判在邊上觀察,誰的心臟部位有了白點,就宣判誰死亡和出局
這個辦法,還是馬林從水滸傳里看到的。青面獸楊志發配大名府的時候,在知府梁中書麾下效力時,就常和人用這種方法比武,而且經常勝利。
小時候很喜歡看電視劇水滸傳,經常吼一嗓子“大河向東流”的馬林,怎會不知道這種訓練方法呢
這種訓練方法,可比歐洲中世紀那些戰士們經常對空氣刺殺,或者對著假人發狠,要好多了。
畢竟,不管是空氣中假象的對手,還是木制或草制的假人,都是不會還手的。你再對著木頭人或者草人拳打腳踢和刺殺,最多聯系準頭和熟練度,但卻無法和真人訓練相比。
大家穿著護具,真人k,練習久了,上了戰場就不發怵了,而且會經驗豐富。在后世,早年強調練習刺殺的時候,就是穿著護具,使用木棍,聯系此道拼殺的。馬林第一次見識到這樣的場面,還是電視劇血色浪漫里,鐘躍民穿上頭盔和護胸,拿著木棍和吳滿屯刺殺的場景。
自己手下穿的胸板甲和帶活動面罩的鐵頭盔,可比的訓練護具防護能力高多了,訓練起來自然效果更好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