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丹麥選擇使用2萬新兵參戰,馬林很不理解。為啥因為純粹的新兵第一次參戰,最好是打順風仗。否則,一上來就打逆風仗,很容易崩潰。
不過,接著送到的第二封情報,解開了馬林的疑惑
原來,丹麥國王漢斯,是被之前哥本哈根城破,自己被逼簽下屈辱條約嚇破了膽。所以,在考慮出兵的同時,漢斯國王優先考慮了自身的安全。要是哥本哈根再城破一次,那樂子就大了。沒準,還要被割走大片的土地。
所以,原先丹麥的12萬老兵,漢斯國王放了2000在挪威王國首都奧斯陸。另外的1萬主力,全放在了哥本哈根。
之所以如此選擇,除了漢斯國王膽子變小的緣故外,失去海權,也是漢斯國王做出這樣選擇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為,上次戰爭丹麥海軍完全被呂貝克和漢堡掠奪個干凈,使得原本的海上強國丹麥,完全喪失了海軍。
不但如此,呂貝克和漢堡,還派艦隊駐扎在厄勒海峽對岸的瑞典,監視丹麥,防止丹麥海軍再度崛起。
而偏偏,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就在厄勒海峽邊上
在失去了海權的情況下,哥本哈根若是不留足軍隊駐守,真的很容易被呂貝克和漢堡的艦隊打一個登陸戰和破城戰。到時候,丹麥還是要倒大霉。
所以,漢斯國王才最終選擇使用2萬新兵參戰。而且,這2萬新兵全部使用瑞士雇傭兵教官進行訓練,且訓練了一年,想必戰斗力也是足夠了
而且,根據情報,丹麥人的策略是初期按兵不動。在勃蘭登堡和薩克森的聯軍圍困呂貝克后,丹麥人估計,石勒蘇益格公國的一萬大軍會分兵南下救援。畢竟,南邊的聯軍太多了。根據丹麥貴族那里傳來的情報,這次南邊的聯軍總數大約是5萬人。除了2萬瑞士雇傭兵,勃蘭登堡選侯國和薩克森選侯國各自出兵15萬戰兵。加上三萬民壯,共有8萬人之多。
如此規模巨大的軍隊,丹麥人認為,馬林兵力不足,肯定要從石勒蘇益格公國調兵南下增援。
到時候,丹麥的2萬大軍再突然攻入石勒蘇益格公國。以石勒蘇益格公國的留守兵力,應該不是2萬大軍的對手
不得不說,丹麥人的這個策略,若是一般情況下,的確不算錯。可是,他還是低估了馬林軍隊的戰斗力。
而且,丹麥人認為,馬林本土的2萬大軍,馬林最多能帶12萬人出來。畢竟,本土也要守衛的。只是,他們忽略了東弗里斯蘭民兵的存在。
在這兩方面的錯誤估計,使得丹麥人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用2萬新兵攻打1萬精銳老兵駐守的石勒蘇益格公國
馬林收到這第二份情報后,立即樂了。于是,他決定將計就計
馬林給伍爾夫埃斯布蘭德寫了一封密信,命令他在石勒蘇益格公國招募8千民壯。然后,制作8千件白底黑十字馬甲
這么做的用意,就是打算讓這8000民壯,裝成主力,大搖大擺地“南下救援呂貝克”去
戰爭開始后,若是丹麥人得知石勒蘇益格公國的1萬大軍,有8000人去增援呂貝克了,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的。到時候,兩萬丹麥大軍肯定會趁機突襲里伯城等石勒蘇益格公國北部城市。到時候,戰機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