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們都迫切希望馬林能打贏勃薩聯軍。只有這樣,他們才能保住自己的富貴身份。否則,他們會被敵軍搶成窮光蛋,甚至本人都可能被殺害
呂貝克和漢堡距離并不遠,所以,馬林當夜就收到了漢堡議會的答復。所以,馬林現在就開始考慮自己改如何做準備,以迎接那18萬援軍
想了想之后,馬林認為此時最重要的,就是要肅清易北河沿岸以及“易北呂貝克”運河沿岸的勃薩聯軍的偵察兵。因為,一旦運兵船抵達,沒有攔截住報信的敵軍偵察兵的話,后果會非常嚴重。
哪怕是出現了一個漏網之魚,都會把援軍抵達的秘密透露給勃薩聯軍。只要5萬勃薩聯軍提前做好圍堵的準備,這18萬援軍別說偷襲勃薩聯軍了,可能想和馬林的主力匯合都困難。
所以,馬林決定把紹爾帶來的200精銳的攔截型的偵察騎兵,全部撒出去,做好截殺易北河和“易北呂貝克”運河沿岸任何去勃薩聯軍大營方向的騎馬人,不管他無辜不無辜。寧可錯殺,也不能漏掉一個
當然,漢堡方面派出去的船剛剛出發,把伍爾夫埃斯布蘭德和薩卡拉的18萬大軍運過來,還要幾天的時間。
所以,在這幾天時間里,馬林還不能提前派兵截殺那些勃薩聯軍的偵察兵。
為啥呢因為,若是馬林提前幾天就開始截殺這個方向上的勃薩聯軍偵察兵,反而會引起足智多謀的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三世的注意。若是他派出更多人來關注西邊這一塊的話,紹爾手下那200名專門用來截殺信使的偵察騎兵,根本不夠用來截殺敵軍信使的。只要跑掉一個,就會釀成大禍。
“易北呂貝克”運河畢竟不寬,能走一兩百噸級的木船已是極限。若是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三世派人在運河里沉幾艘船,就像二戰時在蘇伊士運河沉船那樣,在把沉船打撈出來前,運河就會斷了交通。到時候,船隊根本無法抵達呂貝克城下,和馬林匯合,偷襲就更談不上了
所以,在決定放出那200攔截型的偵察騎兵的時候,馬林做出了一個決斷他決定,派遣這200人,連夜乘小船過河,然后北上,先截殺北方的勃薩聯軍偵察兵
之所以做出這個決定,事實上是馬林故意混淆敵人視聽的。馬林派人去截殺勃薩聯軍的偵察兵,那么,腓特烈三世就會判斷對方這是為了保密,不讓他麾下的偵察兵得到有用的情報。甚至,會進而推斷出敵軍肯定會走北邊這條主路線。畢竟,歐洲人還不懂得啥叫“聲東擊西”。這些計謀,目前在歐洲還不流行。即使聰明如“諸葛特烈”,也沒見識過這樣的手段啊
當然,馬林同時還會派遣部分偵察兵,舍棄騎馬騎馬太招搖了,明擺著告訴別人你是探子,步行前往“易北呂貝克”運河兩岸,偵察所有的道路。
只要摸清了“易北呂貝克”運河兩岸通往勃薩聯軍大營的所有道路,等到運輸援軍的船隊真的抵達的時候,兩百名攔截型偵察騎兵過來,直接根據這些人指點,守好每一個通往勃薩聯軍大營的路口就可以了。但凡發現騎馬向東的,直接開槍截殺,不放過任何一個人。這樣一來,就能充分地保護住援軍的行蹤秘密了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