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漢堡方向會開出“一萬援軍”,同時,北方的“一萬援軍”也會抵達
但是,漢堡的“一萬援軍”是假的,他們只需要露個臉,然后結寨自保。同時,北方那“一萬援軍”,也因為有一半是新兵,也不適合真的突擊敵陣。所以,他們也會同樣在靠近勃薩聯軍的地方,結寨自保。
這個時候,不清楚狀況的勃薩聯軍,為了安全起見,肯定會分兵阻擋這兩個方向的援軍。馬林會在情報中估計西邊和北邊各派一萬人抵擋
這個時候,馬林的2萬大軍,正面面對的,就只剩3萬主戰部隊了。然后,馬林會奮力一搏,用2萬人和3萬人拼命,爭取打敗這3萬人
等到敵軍3萬主力被打敗了,即使那兩支被騙離開的2萬人回援,也沒用了。因為,只要士氣泄了,將士們產生了恐懼,士兵的敗逃,根本控制不住。要不,怎么會說“兵敗如山倒”呢
再然后,自然是馬林贏了啊面對混亂的敵軍,此時不追殺更待何時
說白了,這份情報的核心思想,就是用假的援軍騙勃薩聯軍分兵,使得讓他們正面的兵力減少到3萬人左右。此時,雙方的兵力差距不大。若是拼死一搏,未必沒有取勝的可能。
當然,這個計劃,是在沒有真正的援軍的前提下,最最合適的計劃了。而且,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看起來,在沒有援軍的情況下,這是馬林最好的選擇,也是唯一可以取勝的選擇。
不管是誰,看到這個計劃,都會認為其非常合理。而且,這些老古板的歐洲將帥,還會被馬林大膽的計劃所折服。至于懷疑其真假很少被人玩弄計謀欺騙過的歐洲將摔門,恐怕還沒有看出問題的能力
畢竟,這個計劃太過完美和合理了。利用疑兵使對方分兵,削弱其正面兵力。然后,趁著正面戰場上雙方人數差距不大,讓本部的精銳拼死一搏這太合理了,不這么做才不合理
至于援軍問題,因為海陸都被封鎖了,恐怕腓特烈三世和喬基姆一世都沒想到,丹麥的2萬大軍會敗那么快。畢竟,他們也沒想到馬林會從英格蘭也帶回1萬大軍啊。而且,克里斯蒂安王子被下毒躺床上,也是難以預測的。正常情況下,馬林之前故意透露的情報,說北方戰場上,石勒蘇益格公國留下一半主力帶著民壯抵抗丹麥大軍的進攻,才是合理的
所以,面對如此完美合理的“真”情報,勃薩聯軍最好的選擇,肯定是分出部分兵力,去攔截北方那一路“有一半老兵”的“一萬援軍”。畢竟,有5000老兵的大軍,若是真不管的話,在雙方鏖戰時,這支人馬突然從側翼沖出來,破壞力是極大的
但腓特烈三世和喬基姆一世都不知道,這“一萬人中有5000老兵”的情報,也是假的
但是,以腓特烈三世的謹慎,他肯定也不敢賭。若是這一萬人里真有5000老兵,那也是一支不俗的戰力了。若是被他們沖擊左翼,很容易出事的。因此,肯定需要派大軍去抵擋住。
至于西邊既然漢堡的1萬援軍全是民夫假扮的。到時候,西邊就可以少派點人防御了。這樣,正面戰場的人好多一點。到時候,馬林若是拼死一搏,可面對雙倍的主力敵軍,且都是精銳,就是想拼命也未必有用啊
總之,馬林拋出這個看起來很完美合理的假方案,就是為了讓老狐貍腓特烈三世相信這是真的。然后,讓他們放棄西邊的重點防御,好讓真正的援軍壓力減輕。同時,原本密布在漢堡周圍的探子,在腓特烈三世和喬基姆一世得到這份“真”情報前,也早被漢堡征募民壯和抓壯丁的行為,給誆騙進漢堡城里了。
這時候,真正的援軍趁著夜色登陸,然后直奔敵軍大營,突襲之,沒有不勝的道理
而王牌間諜吉姆的作用,就是要帶著這份雙層羊皮紙的情報故意被敵軍抓住。然后,挨一頓打后,故意假裝叛變,并指點腓特烈三世和喬基姆一世撕開雙層羊皮紙,得到“真正的”情報并讓二人相信,這是真的情報
以這份馬林絞盡腦汁想出來的完美合理的假情報,腓特烈三世和喬基姆一世想不相信,貌似也很難啊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