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薩聯軍也是有50門火炮的,基本都是后邊裝填的三磅炮。而且,都是屬于薩克森選帝侯國的。畢竟,薩克森那邊商業發達,用大量的銅打造50門火炮的財力還是有的。而且,昂貴的火藥的消耗,也是能夠負擔的。
當然,那也是有限度的。染薩克森選帝侯國制造50門三磅炮還行。讓他們制造耗費銅料更多的六磅炮甚至12磅炮,那就有些力不從心了。不像馬林,之前從印度購買的廉價銅,全用來鑄炮了。而且,現在還有了瑞典法一倫銅礦出產的大量銅錠的支持。
至于勃蘭登堡選帝侯國,那特么就是一個窮逼國家。別看同樣身為七大選帝侯之一,而且地盤最大。但實際上,勃蘭登堡現在是七大選帝侯里最窮的。
因為,勃蘭登堡選帝侯國,壓根就是一個農業國家,能富就怪了。至于后來普魯士能崛起,還是霍亨索倫家族的阿爾布雷西特王子,在1525年成為條頓騎士團大團長后,不要臉地聯合波蘭,硬是把條頓騎士團國改成了世襲的普魯士公國。然后,因為屬于同一家族,又相互聯姻,在1618年的時候,勃蘭登堡選帝侯國通過聯姻,吞并了普魯士公國。然后,普魯士才壯大起來。
通過聯合之后采用普魯士的名字,大家也能知道,普魯士比勃蘭登堡有錢啊
主要是,東普魯士地區有哥尼斯堡等幾個漢薩商業城市啊,經濟自然比當時的農業國勃蘭登堡要強。所以,在升級為王國的時候,霍亨索倫家族干脆使用了普魯士為王國名,而不是勃蘭登堡王國。
在吞并條頓國之前,勃蘭登堡選帝侯國,可以說是最窮的選帝侯國了。所以,勃蘭登堡選帝侯國雖然能夠欺負一下比它更挫的小國,但在帝國議會中,還是主要跟著別人混的。
不過,勃蘭登堡雖然是個窮國,但比較尚武。所以,軍事力量還不錯。要不然,腓特烈三世也未必肯帶他玩。
只是,火炮這種奢侈玩意,勃蘭登堡就別想了,還是看薩克森人如何打炮吧
一臉羨慕地看著薩克森人從馬車上抬下來的50門三磅級的弗朗機后裝青銅炮,還沒等他贊嘆完,對面馬林的六十幾門火炮就率先開火了
“轟轟轟轟”
六十幾個鐵球炮彈飛來,直撲陣前安裝火炮的那些炮兵。只是一瞬間,就帶走了幾十名炮兵的生命。其中,有十幾人,就是最老練的炮兵。
這還不算,這些炮彈并沒有滿足之前的殺傷,還在繼續往前飛。巨大的沖擊力,繼續收割者勃薩聯軍戰士的生命。主要是,瑞士雇傭兵的生命。
因為,這一次,勃薩聯軍的火炮,主要布置在勃薩聯軍的戰陣的中間。他們的目的,就是用炮彈殺傷那些東弗里斯蘭火槍手。因為,馬林的火槍手,都是布置在中間最前面的。而勃薩聯軍中間的軍隊,主要就是2萬瑞士雇傭兵。
所以,馬林的火炮在射殺那些薩克森炮兵的同時,瑞士雇傭兵也同時遭了秧
鐵球炮彈的威力是巨大的,即使是六磅炮的炮彈,在200碼的距離上,能打穿半個連隊。為此,瑞士雇傭兵因為這次炮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65門火炮的齊射,不但帶走了幾十名薩克森炮兵,同樣給站在薩克森炮兵身后的瑞士雇傭兵帶去了極大的傷亡。
因為要方便炮兵射擊,而后裝三磅炮的有效射程只有兩百多米。所以,這次勃薩聯軍離馬林軍隊的距離只有200碼。處于火槍射擊范圍之外,但處于火炮射擊范圍內。
但沒想到,薩克森火炮尚未布設完畢,對面就開火了。而且,炮火的準確度很高
光是第一輪射擊,就帶走了50多名炮兵,和四百多名瑞士雇傭兵
這可是第一輪炮擊啊,炮兵們實際上還在校射呢。要不是部分火炮校射沒調整好,殺傷力可能更加驚人。
而且,有部分炮彈因為炮管抬高了些,炮彈直接從勃薩聯軍戰士的頭頂上飛過,廢了一千米開外,才下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