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奇和他的三百特種兵,當夜終究還是沒有發起攻擊。之所以放棄攻擊,是因為白天馬林的軍隊才攻過城,此時丹麥軍隊的警惕心還很強。若是當晚就襲城,沒準會被丹麥軍隊發現。
所以,馬林特地等了兩天。等到丹麥人以為東弗里斯蘭軍隊放棄攻城了,才讓凱奇帶著三百特種兵開始做好準備。
另外,在這兩天里,馬林和施瓦茨、伍爾夫埃斯布蘭德等人,以及凱奇,一起商議了特種兵的裝甲,以及使用什么武器。
因為這300特種兵要先悄悄泅渡哥本哈根東南方向的哥本哈根灣,然后再用飛爪爬上城頭。因此,在泅渡的時候,攜帶的裝備,不能太重。所以,板甲首先排除。而使用木片制作的“麻將席子”鎧甲,因為良好的浮力,成了300特種兵的首選。當然,他們穿的“麻將席子”鎧甲,外表是包了鐵片的。雖然會增加重量,但木片本身擁有不錯的浮力,那點鐵皮的重量,倒也忽略不計了。
另外,進城后,因為需要強攻城門洞,有盾牌是最好的。鐵盾肯定不行,背著鐵盾泅渡,太吃力了。所以,還是得選木盾。不但輕便,利于背著攀爬城墻,在泅渡時,木盾也能足夠的浮力,減輕泅渡的壓力。除了盾牌之外,特種兵們攻擊的武器,則主要是輕騎兵們使用的仿“65式”騎兵刀的軍刀。這種刀是用高碳鋼制作的,很是結實耐用。和敵人兵器對砍,非常占便宜。而且,因為刀背較直,也可以用來直刺,客串單手劍。另外,65軍刀的重量也不重,只有19公斤重左右,比后世的步槍都輕很多。加上雙層木板打造的木盾在武裝泅渡時還能一定的浮力,使得特種兵武裝泅渡變得很輕松。
在出擊前的兩天,這300特種兵,干脆在凱奇的帶領下,刻苦練習使用馬刀和盾牌的格斗技巧。
說起來,這些特種兵,平時不是沒有訓練過馬刀的使用方法。但是,配合盾牌使用,還是第一次。好在這些特種兵本來就是全軍選出來的格斗尖子,兩天時間也足夠他們適應在使用馬刀的時候,同樣手持木盾了。
馬林的偵察兵在登高使用望遠鏡觀察時就發現,似乎丹麥防守城門洞的幾百士兵,用的都是長矛。
長矛的確是不錯的冷兵器,可長矛也有它的缺點,那就是在狹小空間里施展不開。長矛是一種大開大合的兵器,需要空間施展。在狹小的城門洞里,有時候短刀更有優勢。當然,前提是你自己別被長矛給捅翻了。
所以,馬林和施瓦茨等人認為,在狹小的城門洞里,特種兵們只要用木盾擋住敵軍長矛的捅刺,然后趁機貼上去,使用馬刀揮砍,是十分占便宜的。而那些使用幾米長的長矛的敵軍步兵,若是被近了身,基本只有等著挨宰了。畢竟,他們面對的可是武藝高強的特種兵
兩天后的半夜十分,“四面楚歌”合唱團根據要求,在哥本哈根城西南城墻外面,舉辦了盛大的丹麥民歌表演大會。
西南城墻上的丹麥士兵,自然很有興趣地觀看了合唱團的精彩表演。而東北城墻段的士兵,則沒有放松警惕,生怕東弗里斯蘭軍隊趁機夜襲。
不過,東南和西北兩邊臨水的城墻上,丹麥士兵的警惕性則差了很多。為啥因為,丹麥人也很清楚即使敵軍能從這兩面城墻上爬上來幾個人,也無法接應后續的兵馬順利登城。畢竟,這兩面城墻下面全是水。想要攻城,先得填了河湖,或者搭建浮橋。但這兩樣動作,是不可能瞞過丹麥軍隊的耳目的。因此,丹麥將士對這兩面城墻比較放心,甚至有點防備松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