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林在忙著算計腓特烈三世的時候,遠在羅馬的教皇尤利烏斯二世也沒閑著。他早就收到了科隆大主教赫爾曼四世的密信,自然知道德意志發生的事情。
一開始,尤利烏斯二世大怒,覺得腓特烈三世太混賬。因此,尤利烏斯二世開始是想用“絕罰”這個嚴厲的措施來處罰腓特烈三世的。
但是,冷靜下來后,尤利烏斯二世放棄了這個想法。畢竟,他才當上教皇沒多久。而且,腓特烈三世也是德意志選帝侯中的領袖人物,上來就對人家使用絕罰,固然能把腓特烈三世搞完蛋。但是,對自己的影響也不好。
不管怎么說,馬林和腓特烈三世的爭端,是德意志內部的諸侯爭霸,他這個教皇,不好因為腓特烈三世針對他的女婿馬林,就絕罰人家。
而且,教廷內部也不是沒有反對派。他若是沒啥理由就絕罰腓特烈三世,教廷內部的反對,就會很強。
當然,那是針對世俗諸侯,但對于那些宗教諸侯,尤利烏斯二世就比較容易對付了。因為,德意志地區不管哪個主教還是修道院長,名義上都是教廷的下屬。
對于下屬,尤利烏斯二世雖然不能動不動就“絕罰”,但下諭令斥責還是很容易辦到的。人家一個主教國的主教,也是很要面子的。要是被教皇下諭令斥責幾次,臉就丟光了。
而且,若是多次和身為上級的教皇頂牛,教皇也是可以以此為借口,搞一個絕罰的。而被教皇開出了教籍的大主教,下場必然凄慘。世俗諸侯被絕罰了,最多被人聯合抵制,沒有人愿意為其效力,差不多也就眾叛親離的樣子。只要沒人趁機出兵滅國,被絕罰的世俗諸侯,照樣當他的貴族。因為,世俗貴族是由血統規定的,和宗教無關。
而那些主教國的大主教則不同,他們當上主教國首腦的前提條件就是一個教士。因為,那是宗教國家,不可能讓非宗教人士長官。若是被教皇開除了教籍,唯一的下場,就是退位并滾蛋。所以,世俗諸侯也許會和教廷頂牛,但宗教諸侯絕對不敢。
思考再三后,尤利烏斯二世決定發諭令通告德意志諸侯,宣布馬林是教廷的忠實擁護者和杰出的貴族信徒,眾主教和修道院長,不經過教廷允許,不得擅自對其出兵。否則,將會受到教廷內部的處罰。嚴重者,可絕罰另外,所有宗教諸侯,不要受不相干的人蠱惑和挑唆,做出不理智的舉動
當這個諭令送達沃爾姆斯的時候,引發了軒然大波。這個諭令,幾乎板上釘釘地表明教皇大人公然站在馬林這一邊了。這樣一來,所有宗教諸侯,都沒有參加反馬林同盟的可能了,腓特烈三世立刻尷尬了。
更讓腓特烈三世尷尬的是最后一句話不要受不相干的人蠱惑和挑唆,做出不理智的舉動
這個“不相干的人”是誰擺明了就是指腓特烈三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