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馬林也沒有完全被動地接受對方的壓力。這次去沃爾姆斯參加帝國會議的,其實多半是反皇帝一派的諸侯。這些人,自然對和皇帝關系深厚的馬林,沒啥好感。
若是在這些人的見證下展開談判,肯定是一面倒的壓力。所以,馬林打算,拉一些親近自己的諸侯,一起去為自己壯聲勢。
比如,帝國城市的那些小諸侯,以及克里弗公爵約翰二世,以及,皇帝那一派的貴族和士瓦本同盟的各系貴族
只不過,這次因為馬林公開和皇帝撇清過關系,可能會引來皇帝那一派貴族的不滿。而且,皇帝也不能公開告訴他們,馬林把瑞士賣給了自己
所以,皇帝那一派的貴族,最大的可能是出現分歧,有的會支持自己,有的則會反對自己。但皇帝本人,肯定是清楚內情的,因而肯定會支持自己。畢竟,若是皇帝不支持自己,馬林就未必會把那18萬瑞士戰俘賣給皇帝了。若是這18萬人被法國人等反皇帝的實力接走,用來對付換地的兵馬,那危害就太大了。
而那幾十個帝國城市,雖然都是彈丸之地,但因為漢薩同盟的存在,它們雖然土地少,但財富卻不少。因此,它們也是有一定的話語權的。這六七十個帝國城市里,除了薩克森那邊的幾個城市,大部分肯定都是站在呂貝克和漢堡這一邊的,也就是站在馬林這一邊。畢竟,馬林倒霉的話,呂貝克和漢堡也會跟著一起完蛋。
而且,這次臨時的帝國會議,美因茨大主教并未邀請那幾十個帝國城市,也沒有邀請皇帝這一派的諸侯。所以,嚴格說來,它是一個非正式會議。等到所有勢力都到齊了,才算正式的會議。
馬林的對策就是如此你要在諸侯們的見證下談判是吧好啊,我把所有人都叫來,不能全是你們的人
另外,馬林還寫信給教皇岳父,讓其派個有分量的使者過來,一起見證這場談判。這樣一來,在給馬林施壓的時候,那些宗教諸侯就不敢放肆了。畢竟,他們要給教皇的面子。
至于那些世俗諸侯,又不是全站在腓特烈三世那邊的。馬林把皇帝派和帝國城市的代表,以及克里弗公爵和幾個中立派的諸侯都拉過來,就是為了和他們抗衡的。再說了,光是那些世俗諸侯,馬林也不會怕。這些愚蠢的世俗諸侯,軍事實力看起來龐大,但戰斗力就不好說了,未必是自己的對手。
有自己一派的諸侯幫忙說話,加上教廷派人“旁觀”,鎮住那些宗教諸侯,對方的實力起碼被削弱一半。到時候,談判就不會太吃虧了。
為此,馬林派出信使,向皇帝求援,請求皇帝帶領一批諸侯趕到沃爾姆斯,幫自己撐腰。同時,馬林還給呂貝克和漢堡寫信,請他們發揮自己的能力,號召那些帝國城市,一起趕來沃爾姆斯幫忙吵架。畢竟,現在呂貝克和漢堡是一條船上的。而且,呂貝克和漢堡,其實也是談判方代表呢。只不過,帝國議會的那幫人,忽視了這兩個城市而已。因為,這次戰爭,本方的軍隊,其實基本都是馬林麾下的。所以,那些諸侯們,都認馬林說話。
把漢薩同盟這群土豪帶上的話,還有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那就是可以影響那些欠漢薩同盟的窮貴族,趁機要求他們轉換立場。別的不說,減免點債務,誘惑那些窮貴族轉換立場,還是非常可行的。
正當德意志地區被這場規模龐大的戰爭攪得人心惶惶的時候,立陶宛大公國首都維爾紐斯,立陶宛大公亞歷山大,也正在和弟弟齊格蒙特王子進行著一場重要的對話。
亞歷山大大公望著弟弟齊格蒙特王子,認真地問道
“齊格蒙特,你真的決定和霍夫曼家族聯姻了嗎”
齊格蒙特王子點點頭,道
“是的,哥哥,我決定了”
“可是,我聽說,現在馬林那家伙雖然在戰場上打敗了薩克森人和勃蘭登堡人,可是,在外交上,卻是很被動啊我聽說,腓特烈三世正在打算號召德意志大部分諸侯,聯合討伐馬林呢。你這個時候決定和霍夫曼家族聯姻,是不是太冒險了”亞歷山大大公擔憂地說道。
要知道,亞歷山大大公自己身體不好,妻子來自敵國,還早就跑回娘家了。因此,亞歷山大大公知道自己很難有后代了。因此,立陶宛大公之位和波蘭王位極有可能會傳給這個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