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的打算就是這次不但要幫助愛德華奪取英格蘭,還要趁機把那些英格蘭貴族全部殺死或者,至少殺死大部分
他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防止那些地方諸侯繼續割據,影響王權。近期來講,是為了方便愛德華迅速掌握英格蘭的局面。同時,趁機收回那些貴族的封地。
遠期來講,實際是方便自己的兒子小凱撒將來接手英格蘭的時候,減少阻力。那些在英格蘭傳承了幾百年的封地貴族,勢力盤根錯節。只要他們活著,在英格蘭的政治影響力就是巨大的。
現在的議會,可沒有平民。所以,議會里全是那些老牌貴族的子弟。大憲章之后,英格蘭貴族的勢力日益強大,強到可以和過往掰腕子。面對貴族的一致反對,就算是國王也得屈服。
所以,馬林的對策很簡單把所有依附亨利七世的貴族統統殺光。這樣,英格蘭議會就會癱瘓。到時候,就沒有和國王叫板的勢力存在了。
當然,這樣做的后果也很嚴重。畢竟,那些個英格蘭傳統貴族家庭發展了幾百年。即使把主要貴族殺光了,那些貴族家庭的余孽肯定少不了。那些貴族家族的漏網之魚,肯定也會想著報復的。但他們報復的對象,肯定是愛德華。沒準,愛德華還會遭遇刺殺。
即使愛德華躲避過那些刺殺,但若是有換王后的打算,有機會生下王子了,馬林也會干掉他。而且,還可以把責任推給那些被殺貴族的余孽
馬林在房間里陰險地策劃著這一切,但最后,他還是放棄了殺光英格蘭貴族的想法。因為,這樣做太驚世駭俗了,恐為天下所不容。
所以,最好的辦法,其實是殺光那些封地面積很大的大貴族,比如那些公爵和伯爵什么的。至于男爵和男爵以下的小貴族,其實不用理會。除非,某些死硬的反對者才要殺掉。
這是因為,偌大的英格蘭,也是需要人去管理的。而這個年代,識字的主要是貴族和教士。教士固然可以當官,但不能全用教士當官啊。所以,還是留下那些低級貴族比較好。這樣,英格蘭王國也有足夠的官員可用。
而且,在失去了那些領頭的大貴族后,議會也難以和國王抗衡了。同時,王室也可以趁機收回那些公爵、伯爵們面積龐大的封地,增加王室的財產收入。要知道,那些公爵伯爵管理著數個郡的封地。只要殺掉那些封地公爵和封地伯爵,王室的土地和財富會翻上好幾番的。所以,馬林不信愛德華不動心
這次奪取王位,有類似“平叛”的理由,加上大部分大貴族都投靠了亨利七世,完全可以趁機舉起屠刀,殺光那些現有的英格蘭大貴族,并剝奪他們的封地。要是換成別的時候,沒有“附逆”和“參與弒君”這樣的借口,你想對大貴族們動刀也沒有借口啊。沒有借口殺人的話,下場會和理查三世一樣的。
趁著如此大好的機會,鏟除那些實力強大的封地大貴族,不但可以發大財,而且愛德華完全可以趁機在英國推行徹底的中央集權。然后,等到小凱撒娶了愛德華的女兒,對英格蘭進行聯合共治的時候,就可以摘現成的桃子了為了小凱撒這孩子,馬林也是很拼啊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