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搞些陰謀詭計,算計他國外,馬林這段時間,忙著組建多個商會,以用來銷售糧食。
這一次,馬林打算把自家和其他貴族家的陳糧,銷售掉大半。至于賣不掉的,則留下來,全部用于老百姓的口糧,以及養豬和釀酒。
為了隱藏糧食的真正來源,馬林組建了十幾個商會。但是,注冊地卻全是外國。比如,馬林注冊了一個波蘭的商會,雇傭了幾個波蘭人,對外宣稱他們販賣的黑麥是波蘭出產的黑麥。事實上,波蘭的確是黑麥生產大國,馬林派人冒充波蘭商會出售“波蘭黑麥”,沒毛病,也沒人懷疑。
另外,馬林還注冊了丹麥商會、荷蘭商會、英國商會、法國商會、西班牙商會和意大利商會,來負責把黑麥銷往歐洲各地,尤其是黑麥價格較高的英國、西班牙和意大利。尤其是西班牙,別看國土面積挺大的,但山地多,搞搞畜牧業還行,搞農業,條件比法國差太遠了,甚至不如德國。可以肯定,這次馬林拋出幾億磅黑麥,肯定要讓歐洲糧價動蕩一番了。而大量的錢財,必然流向北海大公國。
當然,馬林并不拘泥于收錢幣,其他值錢的貨物也可以抵充貨款。比如,優秀的馬匹,以及牛羊什么的。此外,金銀銅鐵鉛錫等金屬和金屬制品,也可以抵充糧價。總之,馬林不愿意糧食放在糧倉里發霉,總得換成大批的可用且容易長期保存的物資回來不可。
忽然,有手下匯報說亞美利哥和去印度的船隊回來了
馬林先是一愣,繼而狂喜。去年春天,馬林就讓手下的船隊,在航海家亞美利哥的帶領下,南下西班牙,和西班牙的船隊一起,出發前往印度。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馬林手下軍隊,開始缺乏火藥了。尤其是,缺乏硝石。這也導致了,馬林這次出動舉國兵馬和勃薩聯軍大戰后,火藥開始匱乏。若是德意志的諸侯們聯合起來和馬林對抗,馬林根本無法擁有足夠的火藥和他們對抗要不然,馬林也不會向那些諸侯屈服
馬林的西班牙方陣和火炮艦船,對火藥的消耗極大。尤其是火炮艦船,一輪齊射,消耗的火藥簡直驚人。那場發生在日德蘭半島西部海域的大海戰,差不多消耗了近一半的火藥。雖然打得很爽,也擊敗了丹麥艦隊,可也讓馬林不敢再輕易動用炮艦了。然后,就派了船隊去印度繼續買硝石。
只有擁有足夠的硝石,才能配出足夠的火藥,亦能擁有足夠的開火權。否則,馬林手下的火槍,全部會成為燒火棍,火炮亦會淪為廢鐵疙瘩。英國人能稱霸海上,和東印度公司每年從印度弄來的幾百噸硝石,是分不開的。
不過,問題在于,以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將會分享印度。若是兩國聯手斷了馬林的硝石供應,馬林的軍隊戰斗力立馬會降低幾個檔次。所以,開發智利硝石,是必然的。而且,智利硝石儲量大,且地表礦豐富。除了沙漠地帶嚴重缺水和比較炎熱外,其他成本都比較低。
但是,馬林以后也不會斷掉從印度采購硝石。為何因為馬林不買,西班牙和葡萄牙就會買。他們買了,就會增強海上的火力,影響馬林的海上霸權。
所以,馬林的打算是即使以后開發智利硝石了,也繼續從印度大量購買硝石。不為別的,就為不讓別的歐洲國家從印度買到足夠硝石
等到爆發大海戰的時候,馬林這邊硝石充足,對手硝石不足,一開炮,差別就會很明顯了。自己這邊的艦炮可以盡情射擊,而對手的火炮彈藥卻有限,誰勝誰負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