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新制度的推廣,都會遇到阻力。比如遙領制度,顯然觸動了封地貴族的利益。所以,馬林提出遙領制度后,自然受到了反對。
但幸運的是,馬林的北海大公國,大部分貴族都是馬林一手從平民提拔起來的。這些人,自然不會反對馬林的決策。而且,他們也不是很懂遙領制度對他們的鉗制有多大。
一個封地貴族,他在實際掌握了封地的權力后,自然需要聚集起一套班子和大隊人馬,維護封地的統治和安全。因此,每一個實封的貴族,都是一個實力派。而一些爵位較高的封地貴族,因為有著完整的領導班子和強大的軍隊,于是就成了獨立的諸侯。對于朝廷的命令,甚至可以愛理不理。
而遙領制度,等于剝奪了那些封地貴族在自己領地內招攬行政人才和封地軍隊的權利。雖然收益不會少,但卻沒有了行政人才和軍隊的支持,也就對朝廷構不成威脅了。
因為,遙領制度下,封地的官員是君主和朝廷派下來的,自然效忠朝廷,而不是封建主。而朝廷管理封地,自然不需要封建主自己招募軍隊,而是使用官軍。這樣一來,封建主就失去了招募私軍的借口,也就沒有能力和朝廷對抗了。
以至于,那些封建主,只能住在首都,當一個富家翁
唐朝的長安為何那么發達且人口眾多因為長安城里居住了很多的這種有封地沒有治權的貴族。那些個什么國公啊,伯爵啊什么的,雖然每年都能從封地得到很多財富,但卻沒有對封地的實權。
所以,這些人只能手握大量錢財,呆在長安城混吃等死。但因為他們有封地的輸血供養,都是不差錢的主兒。這樣的人在長安扎堆,自然大大地帶動了長安的消費經濟。所以,長安就顯得很繁華了。
而歐洲,因為采取實封制度。所以,那些貴族們都分散居住在各自鄉下的城堡里,沒法集中。而這,也造成了歐洲古代缺少大城市。因為,那些個有錢的貴族老爺們,都分散在各處鄉村呢。有錢人不集中,如何能發展出大城市所以,神圣羅馬帝國人口特別多的城市很少。一般,人口超過2萬的,都算大城市了。即使是米蘭這樣的帝國第一大城市,人口也才10萬人。
因此,馬林搞這個遙領制度,不但有限制貴族實力的因素在內,還有促進首都經濟發展的意思在內。
這些個封建主們,個個有錢,且又集中居住在首都,你說,首都的商業能不火爆嗎
因為老牌的貴族太少,所以,他們未能阻止遙領制度的實施。而馬林也在慶幸辛虧這一制度實施得早。若是再推遲若干年,自己這幫手下過足了當實封貴族的癮,也許他們也會反對遙領制度了。而這些人和那些老牌貴族不同,老牌貴族在馬林的朝廷里勢力很小,主要是文官。而馬林麾下的新貴族們,多半是中高級軍官,都是手握兵權的主兒。他們若是反對,馬林還真沒有辦法實施這個遙領制度
事實上,法國人也在實施類似的制度。法王把大部分貴族,都弄到了巴黎居住,不讓他們回領地掌握實權。雖然沒有明確提出遙領制度,但情況也有些差不多。
這也導致,法國巴黎集中了法蘭西王國大部分的達官貴人。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巴黎成了法國的絕對中心,也是貴族富翁們的主要活動和消費場所。除了巴黎,法國其他地區都算鄉下
鑒于這些后世的經驗,在實施了遙領制度后,馬林打算把奧里希和埃姆登兩地連接起來,建設一個奧里希埃姆登大都會區,專門用于安置國內的權貴和富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