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毛子等東歐人對這種烈酒感興趣,就連西班牙人,也開始向馬林的商會大量下了訂單。
當然,西班牙人倒不是嗜好喝烈酒。他們之所以愿意大量訂購烈酒,其實是為了勾兌淡水
之前,馬林曾向斐迪南二世講過大航海的“秘密”行船帶烈酒。烈酒不容易壞,而淡水七天內就變臭。在大海中央的時候,如果淡水臭了,就用烈酒頂一頂,畢竟也是水。
事實上,馬林用的根本就不是這種方法。馬林手下人用的是罐頭加熱法保存的淡水,就是把淡水像做罐頭那樣蒸“熟”了,然后蓋上軟木塞,并糊上封泥烤干,以達到隔絕空氣的效果。如此,淡水可以像罐頭那樣保持幾個月不壞。需要喝水的時候,拍開封泥就行了。當然,開封后的淡水桶,幾天內水也會變質。但不管怎么說,只要不開封,完全可以像最初的罐頭那樣長期保存。
而烈酒法,其實是馬林忽悠西班牙人的。當然,也不算忽悠。因為,這種辦法真的管用。在英國人發明給淡水滴檸檬汁之前的17和18世紀,歐洲人的確是帶了很多烈酒隨船的。而那種烈酒,叫做朗姆酒,是船員和海盜們的最愛。
朗姆酒使用甘蔗作為原料釀制的,原理就是用甘蔗的糖蜜先釀造出口味比較雜的燒酒實際上就是含有鍋頭和鍋尾的燒酒,口味比較沖,裝進橡木桶里,經過多年釀制而成。
當然,這個裝進橡木桶里釀,實際上就是利用橡木桶的特殊物質,影響酒的品質。同時,讓酒里面的鍋頭和鍋尾成分中比較沖的部分分解變化,然后,讓酒變得更醇。
這和二鍋頭是殊途同歸的,二鍋頭是直接避開了鍋頭和鍋尾的喝起來比較沖的部分,只要醇香的二鍋部分。而朗姆酒,則是選擇用時間和橡木桶的特殊成分,沖淡里面比較烈的鍋頭和鍋尾部分。
所以,二鍋頭釀造時間雖然不長,但口感并不比釀造一年的朗姆酒差,尤其是加了黑砂糖之后,連朗姆酒的焦糖甜味都有了。
西班牙海軍將領在品嘗了二鍋頭后,大加贊賞,并向斐迪南二世強烈推薦這種口感好的烈酒,認為這種烈酒很有利于通向印度的大航海。
斐迪南二世就指望印度航線發財呢,自然重視。于是,作為阿拉貢的國王和卡斯蒂利亞王國的攝政,斐迪南二世親自向馬林麾下派去西班牙推銷二鍋頭的商會大量訂購二鍋頭。不過,斐迪南二世要求把酒釀的再烈些。這樣,水手們早點喝醉,也能省點酒
對于斐迪南二世的這個要求,倒是好辦。因為,二鍋頭本來就釀到了五十多度,后來為了適應歐洲人的口感,才兌白開水降到40度的。既然斐迪南二世有要求,那就不兌水賣給他們唄
至于價格,則沒有賣給毛子那么高。二鍋頭賣給毛子,是一瓶一磅1個金幣,也就是60芬尼。而賣給西班牙,則是一桶200磅,專門為白酒定制的酒桶80個金幣,比賣給毛子便宜了五分之三。但是,還是有好幾倍的暴利。
在法國的白蘭地尚未出現,蘇格蘭的威士忌因為糧食有限產量也很低的情況下,雖然價格高,西班牙人也只能捏著鼻子承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