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最終還是放棄了“三鹿”這個可怕的奶粉牌子,主要是心理上過不去。把這種奶粉給孩子喝,總感覺在毒殺孩子。而且,使用“三鹿”這個名字,也是對那些慘死的嬰兒的不敬。
于是,馬林開始回憶前世的那些奶粉品牌,打算盜用一個嘿嘿,盜用后世的品牌,毫無心理壓力,而且,還特么可以爭奪原創
“嗯,諾優能這個牌子貌似不錯啊”不過,想到諾優能奶粉的外文名“nutrion”馬林就有些崩潰。因為,這個單詞的意思是牛欄。說到牛欄,馬林總是想起“牛欄山”二鍋頭。同時,腦海里總是浮現出王剛老師那張很“和珅”的胖臉于是,諾優能這個牌子被拋棄了
接著是惠氏奶粉,可惜,和諾優能同樣的毛病外文意思一般惠氏奶粉的外文名是yeth。不說它難聽,只是這名字有點普通。準確來說應該叫韋斯奶粉,韋斯是誰沒名氣啊所以,惠氏奶粉的名字也ass
然后是合生元,它的外文名也不好biosti,說到這個bios,馬林總會想起電腦的輸入輸出系統
再接著是愛他美atai意思不明,鬼知道是啥玩意
還有美贊臣adjohnnad是草地的意思,后面的johnn是什么鬼草地約翰森尼瑪馬林吐了幾口血
馬林已經被歐洲人起名能力折磨瘋了。麻痹的,翻譯成中文名字一個比一個好聽,追究本名,簡直和“狗蛋”“狗剩”一樣土氣
最終,馬林放棄了這些全球大牌子奶粉的土鱉名字,開始尋求別的名字
“嗯,莫斯利安好像還可以,安慕希也不錯不過,翻譯過來都差了那么點意思啊”馬林摸著下巴思考道。
至于蒙牛和伊利,翻譯成德語和英語好像也夠嗆最終,馬林選擇了老牌子的國企牌子光明
“光明”這個牌子,放在后世也許覺得它有些土,就像“長城”、“解放”之類的。可是,在尚未有品牌的16世紀,作為先驅者,貌似還很不錯啊
畢竟,天主教也是自認為代表光明的。選擇“光明”這個品牌,政治很正確啊
最關鍵的是它意思簡單,不管是德語、英語,還是漢語,都是很簡單正面的詞匯
甚至,在這個年代,馬林都不需要設計什么o,直接在油紙袋上印上藝術字體的“光明”這個單詞足矣。然后,下面就說明這是奶粉,再說一下產地和保質期完了
品牌出來了,但光有牌子沒用啊,得有產品。于是,馬林開始組織人手,試制奶粉
馬林用的是加熱法生產奶粉,就是把牛奶放在容器里加熱除水。水分蒸發掉后,會出現像奶酪干那樣的凝結固體。烘干后,直接碾碎成粉。這樣,奶粉的原粉就弄好了。
當然,這樣是不夠的。后世的奶粉,除了原粉,還會加入一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等有益成分,調制成合乎要求的奶粉。有的奶粉會加入蔗糖,還有的奶粉會脫脂總之,根據需求,會有不同的加工方式
不過,馬林沒那么多講究。他在命人把奶干碾壓成奶粉后,直接讓人加了些蔗糖粉末并攪拌后,就制成了加糖的普通奶粉。
但因為手里沒有白色的蔗糖,只有黑糖。所以,加了蔗糖后,奶粉的顏色變得有些灰暗。
而且,因為是在鐵鍋里加熱的,還摻和進了一些鍋灰這些鍋灰實際上是鐵屑,富含鐵元素。所以,雖然這種奶粉看上去顏色有些暗淡,但質量沒問題,沖泡后喝起來還有些甜甜的。因為有鐵鍋的鍋灰,還富含鐵元素
對于這種灰色的,有些靠近芝麻糊顏色的奶粉,馬林看了后是滿頭的黑線好在這個年代還沒有別的奶粉出現。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