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差不多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艾伯特得意洋洋地把自己在曼哈頓島種植小麥的情況,打成報告,通過船只遞交回國了。
一個月后,馬林收到艾伯特的報告后,卻差點氣暈過去
為啥艾伯特還是太年輕。種植小麥賣大錢這個思路沒問題,曼哈頓島適合種植小麥也沒問題。可是,種植的時間有問題啊
什么問題歐洲小麥品種不好啊,生長期太長。所以,歐洲目前的小麥,一般是在頭一年11月份種植,次年10月份收獲。也就是說,歐洲小麥的生長期,差不多要一年的時間。
即使使用了足夠的鉀肥,能夠縮短生長周期,但七八個月也是要的。而現在是三四月份,七八個月后,正好是初冬尼瑪呀,冬季成熟,還有熱量吸收嗎
要知道,谷物生長前期沒啥,但抽穗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的光能、溫度和水,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谷物的生長,收獲期一般在夏天或者秋天,也就是夏收和秋收。因為,夏天和秋天的光能充足,溫度也適合。可是,馬林從沒聽說過谷物能冬收啊
所以,艾伯特這次的事情,算是辦砸了。想法是好的,卻辦砸了事情。
馬林一開始很惱怒艾伯特身邊的人為啥不提醒他,可一想,貌似艾伯特帶去的幫手都是年輕人,都沒啥經驗啊。而且,北德意志的人,多半種植黑麥,很少種植小麥。所以,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一群經驗不足的年輕人,鬧點笑話是正常的。
所幸的是,這次艾伯特推廣的種植區只有曼哈頓島這個小島。即使顆粒無收,也沒什么。畢竟,根據匯報,北美雙島和布雷頓角島依然主要種植黑麥。最多,這一年需要花費糧食白養曼哈頓島上的幾千移民唄。這對糧食多得要死的馬林而言,完全不算什么。
事實上,馬林之所以要派人去明朝,從那兒引進小麥品種也是重要的目的之一。畢竟,馬林記得,江淮地區,向來有稻麥輪播的傳統。也就是冬小麥和水稻輪流播種,一年兩熟。
這個時間段,江淮地區的冬小麥品種應該完善了,正好引進來,代替歐洲的長生長期的小麥。
如果有了生長期短的小麥,那么,紐約地區貌似也可以一年兩熟。當然,因為緯度高的問題,水稻可能不合適。但是,冬小麥和大豆的輪作,卻是可以的。
馬林記得,上輩子老家農村,在冬小麥收獲后,大田塊主要種植水稻。而一些小塊田,有時候則種植大豆。然后,在中秋節前后,大豆就快要收獲了。在徹底成熟成為黃豆前,青色的快要成熟的黃豆,就是傳說中的毛豆
每年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馬林前世老家還流行吃毛豆、菱角和芋頭。而且,鹽水煮毛豆是煮一鍋的,非常好吃。馬林記得,上輩子每年中秋,自己和哥哥都會圍繞毛豆,展開激烈的爭奪。當然,自己小,每次都落入下風
中秋節之后,青綠的毛豆,就會成熟,成為傳說中的黃豆。收割完后,把土地耕作一遍,正好種植冬小麥
水稻對氣候要求比較高,一般在溫暖的地區種植。但大豆在紐約地區種植,肯定是沒問題的。因為,馬林分明記得,在后世,緯度比紐約還要高的加拿大,是世界上重要的大豆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