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要英格蘭海軍主力都在,哪怕法國海軍船只數量占優勢,都打不過英格蘭海軍。這也是為什么,法國人要偵察過一番,確認英格蘭海軍主力被調開后,才肯出兵的重要原因。
亨利七世在國會的演說,很快被一些大嘴巴的議員透露出去了。但是,狡猾的亨利七世就是為了把消息放出去,好安法國的心。
于是乎,法國再倫敦的間諜們紛紛發回情報亨利七世被愛德華的檄文氣得不輕,似乎打算傾盡國力,去消滅在西北英格蘭登陸的愛德華的大軍如此,法國人更放心了
但在私下里,外人看不到的內宮,亨利七世召集了托馬斯斯坦利等手下,商討備戰法國的大事
“約翰約翰德因漢姆,亨利七世的宮相,戰備物資都準備充足了嗎”亨利七世關切地看向自己的首相。
“陛下,還在籌措中。因為是海戰,所以,這次可能需要儲備大量的箭支。據臣估算,估計需要幾十萬支長箭,以應對海戰需要。但是,目前武器庫里,大概只有10萬支箭的儲備。而從全國搜集箭支的話,估計也能收集到10萬支。但是,還遠遠不夠。”宮相約翰德因漢姆男爵回答道。
因為要和法國人在海上決一死戰,所以,海上的隔船對射,將會成為主題。英格蘭海軍大約有六千多擅長射箭的水手。如果每人攜帶一個箭筒30支箭的話,就需要18萬多支箭。
但是,這只是陸戰的配備。對于海戰而言,每個弓箭手肯定不止配備一個箭筒的箭。因為,陸戰在射完一個箭筒的箭后,弓箭手需要很長的休息時間。畢竟,射箭也很耗費臂力。但對手肯定不會給你慢慢休息的。等你射完一個箭筒的箭,對手肯定發起決死沖鋒了。所以,在陸戰中,弓箭手基本沒有射出第二筒箭的機會。除非,是在城市攻防戰中,才有這樣的機會。
可海戰不同,在傳統海戰中,一開始并非直接接舷戰,而是需要不斷的試探,和隔船互射。只有等到雙方都失去耐心了,或者一方被壓制了,才會發起接舷戰,一戰定乾坤。
可是,英國海軍水手擅長射箭,在這種互相試探攻擊中,肯定大占上風。所以,他們沒必要過早和敵人直接跳船幫對砍。要知道,密集的箭雨,也是能給敵軍大量殺傷的。而且,火箭也是能燒掉對手的船帆的。運氣好,還有可能燒毀對方的船。所以,英格蘭海軍肯定會選擇先長期游斗,靠弓箭死死壓制住法國船員。等法國人被英格蘭的箭雨壓制得士氣低迷的時候,再跳船幫決戰,那勝算就更大了一直以來,英格蘭海軍就是靠這種戰術壓制得法國海軍難以抵擋的
因為游斗時間很長,互射機會很多。所以,一個弓箭手,往往要配備好幾筒箭。所以,對于六千多擅長射箭的英格蘭水手而言,10萬支箭的儲備絕對不夠。最好就是,每個海軍射手,都帶100支箭以上。只是這樣一來,就需要至少60萬支箭
亨利七世咬了咬牙,道
“吩咐民間所有鐵匠鋪,全力打造箭頭。而木匠,則全力制造箭桿。同時,吩咐那些養殖鴨子和鵝的農戶,大規模宰殺,以供應充足的箭羽所用的羽毛必須盡快湊夠60萬支箭當然,民間箭支的搜集,也不要放過。現在全民射箭,符合軍用的箭支應該不少。凡是符合軍用規定的箭支,都搜集起來,作為戰備物資”
英格蘭民間射箭的人相當多,但不是所有的箭支都合乎軍用要求的。很多窮人家,雖然也練習射箭,但用的都是劣質箭,做工很低劣,根本不適合戰場所用。所以,英格蘭射箭的百姓雖多,但能收集到的符合軍用要求的箭,卻不算很多。不少普通百姓,因為嫌鐵箭頭昂貴,甚至會采用石制箭頭和骨制箭頭作為平時所用,箭桿和箭羽的做工也很粗陋。只有比較富裕的人家,才會配備一筒30支使用鋒銳的鐵制箭頭做的上好箭支,箭身和箭羽做工也比較考究。這樣的箭支,才符合軍用要求。
稍微頓了頓后,亨利七世繼續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