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的區位優勢太大了,它扼守英格蘭海峽,是德意志通向大西洋的最大阻礙。
前世看過那么多德意志第二帝國和第三帝國的,也讀過很多歷史,馬林深知,如果不解決英吉利海峽的控制權問題,德意志走向大洋的道路將會隨時被人掐斷。
所以,德意志想要成為殖民帝國,要么吞并法國,要么吞并英國
若是德意志第二帝國,自然是法國更好吞并。因為,德意志是旱鴨子,沒有渡海吞并英格蘭的能力。法國和德意志接壤,是最好的吞并對象當然,吞并法國的難度,在別國的干預下,非常非常大
不過,那是19世紀末。而現在才16世紀初,局勢完全不一樣。英國人還沒有經歷過16世紀下半葉的伊麗莎白女王時期,海軍還不算強大,陸軍更是渣。
而且,英格蘭人口才不到300萬,比較好管理點。不像法國,此時都特么有1500萬人口了。即使吞并掉法國,也難以控制那1500萬法國人民啊
不但如此,法國也是個“四戰之地”它的東方是仇敵哈布斯堡家族的地盤,西南是傳統對手西班牙的地盤,北方也有英國海盜的存在怎么看,這個年代控制法國都比英格蘭困難太多了
而英格蘭的條件,比法國好太多了。首先,英格蘭本土,只有北方蘇格蘭一個實力低下的小國。也就是英格蘭這種陸軍戰五渣的小國,換做馬林的大軍,早把蘇格蘭王國給吞掉了。
即使沒有馬林,陸軍一向比較挫的英格蘭,也能穩穩地壓著蘇格蘭揍
所以,英格蘭就只剩下了唯一一個大敵法國
只要防備住英吉利海峽南側的法國的海上攻擊,那么,英格蘭的國家安全,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如此一比較,馬林很快就做出了最有利的選擇選擇吞并英格蘭
只要吞并掉英格蘭,不但可以掌控住英吉利海峽這條對德意志至關重要的水道。而且,還能對馬林的海外殖民大有幫助。畢竟,英格蘭可是傳統的航海民族。有了英國,等于就是有了足夠的水手,這很有利于殖民擴張
就在馬林胡思亂想的同時,紐卡斯爾碼頭貨倉那邊,終于陸陸續續地送來了大量的糧食,幾萬人的食物危機得到了全面的環節。否則,馬林還沒出兵,光是糧食問題,就能把大軍給折騰垮掉
拿到糧食后,馬林就決定要快速南下了。畢竟,那可是55萬多張嘴啊,還有那些戰馬多拖延一天,就會多消耗10萬磅以上的糧草所以,還是早點結束這場戰爭比較好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