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點點頭,同意了馬林的要求。對于愛爾蘭島,愛德華本來也不怎么看重。對于英格蘭王國來說,愛爾蘭島更像是殖民地,而不是領土。因為,愛爾蘭人和英格蘭人不一樣。就像馬林說的那樣,愛爾蘭人和法國高盧人,以及蘇格蘭人差不多,都是凱爾特人,而英格蘭人是日耳曼人后裔。所以,英格蘭王國對于愛爾蘭島的掌控很困難,那邊的叛亂也很頻繁。所以,給一個郡給馬林,并不算什么。
馬林倒是無所謂,有土地就行。至于愛爾蘭的民族問題,馬林覺得問題不大。之所以會出問題,還不是自己人作的英格蘭人統治愛爾蘭島,但卻不把愛爾蘭人當人看,而是把他們當下等人,人家不造反才怪呢。而且,馬林認為,這個年代的歐洲人民族意識尚未覺醒這玩意主要是在法國大革命期間覺醒的,也早就了法蘭西共和國的能打。因為,狂熱的民族主義者,是特喵的最瘋狂的,瘋狂程度僅次于狂熱的教徒,只要讓那些愛爾蘭人過上好日子,用懷柔手段加上鏟除死硬分子結合的辦法,整合愛爾蘭人并不難。
統一了想法后,馬林不再猶豫,率軍急速北上
而在泰恩河北岸的紐卡斯爾城,此時正在發生著激烈的戰斗。蘇格蘭的一萬大軍,將紐卡斯爾團團圍住,正在發起攻擊
“羅賓漢盜賊團”支援紐卡斯爾的3300盜賊,并沒有能在蘇格蘭大軍之前趕到紐卡斯爾城里。因為,他們是步行行軍的。而奔寧山脈南部離紐卡斯爾城有好幾天的路程,科斯特的心腹萊斯科特帶著3300盜賊緊趕慢趕,還是落后了蘇格蘭大軍一步。
無奈之下,萊斯科特只好帶著手下停留在泰恩河南岸。正好,英格蘭這邊也需要防備蘇格蘭軍隊渡過泰恩河南下。而且,泰恩河南岸,還有6萬多難民在此扎營。所以,萊斯科特干脆帶人在泰恩河南岸駐扎下來,防備蘇格蘭大軍渡河
這3300命盜賊,都和蘇格蘭人有仇恨。所以,他們用最大的熱情,去守衛泰恩河防線,仿制蘇格蘭侵略者渡河
不出萊斯科特所料,蘇格蘭大軍果然派人渡河了。之所以派人渡河,是因為詹姆斯四世眼饞泰恩河南岸的幾萬難民蘇格蘭王國也缺人口啊
而且,詹姆斯四世還驚訝地發現泰恩河南岸的難民們,手里居然有糧食吃。每天,都能看見南岸的難民營升起炊煙
所以,詹姆斯四世想著派人渡河,抓人的同時,也搶糧食。看著南岸炊煙的數量,好像糧食也不少呢
之前,蘇格蘭大軍經過諾森伯蘭郡北方地區,都沒搶到多少糧食。畢竟,那邊的生產還沒怎么恢復,能搶到的糧食有限。如果能把南岸幾萬難民的糧食搶過來,即使搶不到人口,也是劃算得很
只是,蘇格蘭人的渡河行動,遭到了羅賓漢盜賊團的強烈抵抗。盜賊們用幾米長的長矛,狠狠地捅向那些乘坐小船和木筏試圖登上南岸的蘇格蘭士兵
要說蘇格蘭士兵,素質肯定比羅賓漢盜賊團的盜賊們要高一些。要是換上騎士沖陣,上百個騎士就能沖垮這些盜賊。但可惜的是,蘇格蘭軍隊在渡河啊在渡河成功前,蘇格蘭軍隊根本無法組成有效的陣型,騎士的馬匹在船上就是廢的。面對岸邊嚴陣以待的3300羅賓漢盜賊團的盜賊,蘇格蘭人居然束手無策了
好在蘇格蘭軍隊糧食并不怎么缺乏,而且,紐卡斯爾城里,據說有更多的糧食儲備。所以,親自率領軍隊的詹姆斯四世,干脆停止南渡的計劃,專心攻打紐卡斯爾城了。反正,南岸的那些類似民兵的盜賊們,也絕不敢渡河過來。否則,蘇格蘭騎士們一定讓他們知道啥叫鐵蹄踐踏蘇格蘭騎士雖然少,但也有幾百人的。他們穿著法國人援助的板甲,武藝也受過法國騎士的指導,戰斗力還是不錯的,就是人數少了點
如此,紐卡斯爾附近形成了比較微妙的平衡蘇格蘭軍隊無法渡河南下,但“羅賓漢盜賊團”的3300盜賊,也不敢渡河支援紐卡斯爾
而“羅賓漢盜賊團”的另外兩股,在看到蘇格蘭大軍已經抵達泰恩北岸的情況后,直接向西,打算從山林地區繞過泰恩河上游,繞到蘇格蘭軍隊后方去,并發起襲擊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