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政法大學的想法,馬林早就有了。只是,東弗里斯蘭,包括現在的北海大公國,缺乏學者,同時缺乏適齡的青少年學子。所以,才被耽擱下來。
要知道,幾年前馬林搞的義務教育,那些個孩子和少年們,如今大部分人小學課程還沒學完呢,只有少部分聰明的孩子開始學習。馬林的計劃是,等這一小部分孩子把相對較難的初中課程結束后,再開辦正式的大學,好好培養他們。
什么你說初中水平不夠上大學拜托,那是后世的標準。在16世紀初的這個年代,初中畢業的水平,絕對算是高材生了,完全有資格上大學。
當然,馬林現在也開辦了一個奧里希大學。不過,招收的學生,主要針對國內貴族子弟,以及部分其他邦國的平民子弟。
但是,對于那些貴族子弟,馬林并不抱太大希望,只是讓他們鍍金而已。而馬林真正看重的,則主要是那些來自別的邦國的年輕平民學子。為了拉攏這些人,馬林設立了大量的獎學金,并了畢業后的工作安排,以吸引他們為自己效力。
現在的奧里希大學,主要開設的課程有神學、法律、經濟學、醫學和自然科學等。而基層官員的培養,則主要依賴法律專業和經濟專業。
但是,馬林一直認為,這好像有些欠缺。因為,法律系的學生,更適合當一個法官或者律師。而經濟學的學生,則更適合當一名財務官。這是因為,目前的經濟學層次較低,更像是后世的會計學,而不是經濟學。
所以,馬林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專門的政法大學,把法律、經濟學兩門課程包含進去。同時,加入政治課,將法律和經濟兩門學科糅合在一起,使得畢業生成為既精通律法,又懂經濟的全面人才。
至于政治課的學習內容,自然不是后世大學里學的馬大胡子的高端學說。說實在的,馬林后世在大學里雖然也學過馬哲和馬政經等課程,但是,那不適合馬林要開辦的大學。說到底,也是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的問題馬大胡子的學說是反對君主制的,而馬林恰恰就是一個封建君主,引入大胡子的學說,是想搞死自己
因此,馬林覺得,泰勒的那一套洗腦玩意兒,才更適合這個年代的需要
泰勒的效忠君王的洗腦政治學,糅合現有的法律和經濟學說,建立一個專業的政法大學,一直是馬林心中的宏偉構想。
在馬林的計劃中,未來這個政法大學,將會培養全國的基層和高層官員。沒有這個政法大學的學歷,不予以任用。管你是什么地方豪強,只要不是貴族,必須拿出政法大學的文憑,才會任用你為官員。不然,滾
也就是說,除了貴族子弟外,平民想當官,必須要有政法大學的文憑。否則,拒絕入場